世界盃 地主優勢 似成慣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7-02 09:39:58  


德國淘汰阿根廷,萊曼奮力撲出點球。
  德國靠著PK大戰撂倒勁敵阿根廷挺進四強,地主隊的表現相當亮眼,“地主優勢”又被廣大足球迷提出討論,有實力再加上“地主優勢”,德國奪冠希望濃厚。 

  今年,德國隊最大優勢就是分組,從預賽碰上的隊伍實力都不出色,三場預賽提供德國練兵的機會,16強淘汰掉了瑞典,再碰上與墨西惡鬥後才出線的阿根廷,賽程安排對地主國而言,有不少潛在優勢。 

  回顧1998的法國世界杯,場外的媒體更是打了一場迷霧戰,當各國一致看好巴西奪冠時,法國媒體在賽前登出羅納度患有怪症,而且無法上場踢決賽,加上羅納度賽前突然昏倒,兩軍各靠媒體打迷魂仗,賽後看來是法國占上風。 

  2002年日韓世界杯,東道主受到的照顧就更明顯了,裁判的執法屢次受到挑戰,結果南韓踢進四強贏得空前佳績,日本隊也跨進16強大關,那一屆的比賽受到國際媒體猛烈批評,甚至被指為“裁判集體搶奪比賽”。 

  更早的世界杯沒有有地主優勢呢?當然也有,1934年義大利世界杯,地主國踢進決賽,結果在賽前,義大利總理墨索里尼“召見”的決賽執法的裁判,結果義大利以2:1擊敗前捷克封王。 

  1966年英格蘭世界杯,第98分鐘,英格蘭赫斯特射中門楣在門線上彈出,當時的蘇俄助理裁判裁定進球有效,但後來檢視錄影帶,這一球值得商確,最後,英格蘭以4:2封王。 

  很巧合,世界杯的承辦國都有地主優勢相助,這個現象不會改變,未來也是如此。 

  來源:民生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