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問題與展望 王求談兩岸新聞交流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8-20 21:41:53  


  中評社北京8月21日電/1992年9月5日,經過十分複雜的交涉,18位大陸記者終於以正式、公開的身份進入臺灣採訪,實現了兩岸雙向新聞交流的又一次重大突破。8月18日,中國臺灣網記者採訪了當年18位赴台採訪的記者之一、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王求副台長。

  15年來兩岸新聞雙向交流成果斐然

  王求說,回顧過去的15年,兩岸新聞雙向交流的貢獻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對兩岸關係發展的良性影響;二是對促進兩岸新聞媒體自身的發展也起到了相當的作用。

  首先,兩岸新聞交流實踐最大的收穫就是突破了兩岸資訊的隔絕,打破了封鎖狀態。與一般的經濟、文化往來不同的是,新聞交流除了參與者親歷之外,還通過記者報導傳播到整個社會,更大範圍地增進兩岸民眾瞭解互信,促進兩岸關係發展。

  王求表示,新聞交流是兩岸民眾互相溝通資訊的最方便的橋樑、管道和視窗。這15年來,新聞交流也在兩岸各項交流中起到先鋒隊、打前站的作用。典型例子就是1991年新華社範麗青、中新社郭偉峰赴台報導“閩獅漁”號事件,大陸的海協與臺灣的海基會當時還沒有正式開展工作,新聞記者就擔負了溝通管道的任務。被扣的漁民情況如何,他們的家屬、當地政府、兩岸社會都非常關心。新聞媒體的客觀報導促進了兩岸官方和民間的必要溝通,使大家清楚瞭解事實,對這件兩岸關係的重大事件的解決起了很大的作用。所以儘管兩岸新聞交流發展曲折,很多政治瓶頸突破不了,但是不能因噎廢食。新聞媒體和新聞從業人員的雙向交流,對兩岸關係發展意義重大、影響深遠。如果沒有新聞雙向交流,也許有很多事情就不是現在這種結局了。

  第二,從專業角度說,兩岸新聞交流對媒體自身也有優勢互補作用,比如電臺的專業頻率,臺灣起步較早,而且從軟體,技術上摸索出了一套適合中國人自己的東西,大陸的一些節目如“音樂之聲”就借鑒了他們的經驗。現在臺灣很多記者採訪記錄都用簡體字,也和兩岸新聞交流分不開。

  目前兩岸新聞交流中存在的問題

  對兩岸新聞交流存在的問題,王求表示,最主要的問題是雙方交流的不對稱、不平衡。在互派記者方面,大陸去的少,臺灣來的多;我們基本上沒限制,他們限制多。到現在為止我們只有三家媒體被允許在台駐點採訪,而且每家媒體限額兩個人,限時一個月。駐點記者沒等熟悉情況就被迫返回,而且換人時造成資金浪費、設備交接上的很多麻煩。
  
    不僅如此,臺灣當局還對大陸駐點記者採取特務跟蹤和嚴密監視。用很多小動作來阻止客觀的正常報導。比如,一次我們的記者接觸一位元臺灣居民後,第二天打電話時,採訪對象緊張得聲調都變了。原來採訪之後他受到了臺灣當局情報部門的盤問,一般的老百姓精神上根本無法承受這樣的“綠色恐怖”,不願意再接受採訪。這方面臺灣當局有一種小島上的狹隘心態,過分敏感,對正常新聞交流拼命防範,這對兩岸交流是一個主要障礙。

  王求說,根據2001年的一項調查,來大陸採訪的臺灣記者已達5000人次以上,而大陸媒體到臺灣採訪的記者,截止2000年底,只有242人次。這是非常不正常的。主要原因就是臺灣當局故意的阻撓,造成兩岸民眾不能夠深入準確瞭解雙方的情況,這對臺灣人民是一種損失。作為新聞從業人員,多年來我們一直在不同的場合呼籲臺灣當局減少和解除這種限制,但到現在為止,收效甚微。 

  最後,儘管兩岸媒體交流的主流都是比較客觀的,也不排除一些雜音。臺灣極少數“台獨”媒體跟著臺灣當局的腳步起舞,故意對大陸歪曲報導,出現情緒化的報導,有失公允。這種現象難以使民眾、社會受益。媒體從業人員不能故意去破壞新聞規律,而是應該盡力客觀、全面報導。 

  對兩岸新聞交流前景的展望和建議

  王求最後指出,兩岸政治、社會生活方式的差別,造成了兩岸新聞交流的特殊性。這種交流和兩岸關係密不可分。兩岸關係緩和,交流就會逐步開放;兩岸關係緊張,交流也會萎縮。如果兩岸關係得不到根本改善,兩岸新聞交流也不可能有大的改善。希望在能夠看得到的將來,新聞交流能夠適應兩岸人民的需要,實現正常交流。因為如果沒有直接的第一手材料,即使不是故意,也會造成很多不必要的主觀臆想。

  為做好符合兩岸實際的新聞工作,王求建議海峽兩岸的社會各界在兩岸關係發展出現轉機的時候,對兩岸新聞交流有更大力度的支持。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