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曾蔭權自提角逐連任三條件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5-26 11:42:25  


  中評社香港5月26日電/香港大公報今日社論說,特首曾蔭權昨日接受傳媒通訊社訪問,廣泛談到了經濟增長、空氣質素以及興建添馬艦政府新總部等問題;而在回答記者有關其是否準備參與明年特首選舉爭取連任時,曾蔭權提出了一個「三項條件」的說法。

  三項條件是:個人健康、是否獲市民支持、是否獲中央支持。

  社論說,三項條件,當然只是曾蔭權的個人考慮,不是中央的規定;但是作為在位特首及被視為下任特首的熱門人選,曾蔭權提出的這三項條件,也的確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特別是曾蔭權日前在澳門和前任政務司長陳方安生會面,有關陳太有意參選來屆特首的傳聞更被傳媒炒得火熱,那麼,曾蔭權此時提出「三項條件」,也就似乎顯得更有「深意」了。

  在曾蔭權看來,三項條件首先是健康條件。這當然是最基本的要求。別的不說,就是一年四次的立法會答問大會,面對各黨派、團體議員連珠炮發般的刁鑽提問,還有「死纏不放」的傳媒記者,就已經夠「一額汗」了。此外還有大量頻密的外訪活動,也非有充沛的體力不可能應付。而曾蔭權接任特首以來的表現,其精力之充沛,似乎與其實際年齡「不相符」,如果明年連任,也是六十剛出頭,健康條件顯然不存在什麼問題。相反,如果年近七旬而擔此重任,精力上是否支持得來,則不能不使人有點擔心。當然,健康狀況只能說是一項基本條件,對是否適宜參選或出任特首,曾蔭權說的第二、三項條件才是關鍵。

 社論指出,爭取民意支持,可以說是曾蔭權接任特首職位以來下最大工夫、用最多心思的一個環節。對曾蔭權來說,民意反應如何、民意是否支持,已經成了他施政取捨的「風向標」。最簡單的例子莫如西九龍文娛藝術區,在出任政務司長及「西九」小組主席期間,他是一力主張西九要建「天篷」上蓋的,包括曾經揚言「不建天篷就寧願整個西九拉倒」;但曾幾何時接任特首後,面對比較強烈的質疑聲音,曾蔭權一句「以民意為依歸」,天篷說不要就不要,一切推倒重來,毫不猶豫。

  在政治方面同樣也是如此。以納入五百區議員為標誌的○七、○八政制發展方案,曾蔭權為什麼「去馬」如此堅決,甚至不惜與反對派議員、政黨「對著幹」,包括拒絕「踢走」委任區議員,寸土不讓?除了職責上必須要落實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決定」外,更重要的因素,是曾蔭權看準了民意取向,看準了民眾是支持這個朝向普選目標邁進一大步的政改方案的,所以也就毫不猶疑地「豁出去」了。而其結果,是政改方案輸了立會、贏了民意,而反對派則只是贏了點票機器,民意上則是大大輸了一場。

  最近多項民調顯示,曾蔭權的民望得分繼續穩定上升,整體分數達到六十八分的新高。當然,民調數字不代表一切,單純為爭取民意、討好民心而施政也決不是正確、唯一的為政之道;作為特首,只有準確貫徹執行「一國兩制」、落實基本法,維護穩定繁榮、建設和諧社會,敢於堅持對的、改正錯的,才是真正的民意和民心所繫,也才會真正贏得民眾衷心的支持。至於第三項條件:中央是否支持,更是毋庸多言的應有之義,而且是一項憲制和法律上的嚴肅規定。任何人如果不能夠得到中央的認可和實質任命,是不可能坐上特首這個位子的。相比起前兩項,這是具決定性因素的條件。當然,特首個人的健康狀況、港人民意是否支持,也會在中央是否支持的考慮之列;而另一方面,明顯不會得到中央支持的人,港人民意也會對之有所保留。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