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水扁新三部曲 沉潛→退讓→反擊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6-17 15:20:28  


陳水扁正等待反擊時機。
  中評社香港6月17日電/聯合晚報今天的專題報道指出,陳水扁縱橫政壇20餘年的“衝突、妥協、進步”三段論,在扁政府執政六年期間,已演化成新一套“沉潛、退讓、反擊”的扁式突圍三部曲。

  報道說,台開案引爆,“總統府”先是左閃右躲,陳水扁則悶不吭聲,靜待情勢發展。“沉潛期”階段,陳水扁並非毫無反應,而是閉門與核心幕僚討論各種可能性。此時可與他深談者,都屬忠誠圈中最核心的一群,包括馬永成、林錦昌、林德訓等。只是扁執政愈到後期,個人意志愈趨強烈,好幾次,核心幕僚的建議才開口就被扁打回票,過去幕僚“寫劇本”、“扁主演”的戲碼,到了執政最後階段,幾乎已成扁“自導自演”。再加上馬永成這回也自身難保,兩大左右手馬永成、林錦昌相繼去職後,扁能倚重的諮商對象更是寥寥無幾。

  如果外在壓力強大,逼使陳水扁不得不有所回應時,陳水扁就會開始思考露面時機,放軟身段,進入“退讓期”,動輒祭出“釋權牌”、“道歉牌”與“同情牌”。

  “釋權牌”是陳水扁先估算出可能的停損點,然後將退讓底線一次攤牌,之後就不再與對手有討價還價空間。台開案導致的“權力下放”正是如此;前年底民進黨立委選舉大敗,陳水扁沈寂多時,一現身就大動作宣布辭去民進黨主席,也是同樣的操作。

  “道歉牌”則是企圖透過“充滿感性”的演說,以表現個人反省的誠意。台開案鋪天蓋地而來,陳水扁選在520就職六周年擔任“淨灘志工”時道歉;2000年停建核四風暴,陳水扁則是上電視向在野黨主席道歉。陳水扁六年來至少道歉了十餘次,也讓他的道歉變得愈來愈廉價,效果遞減。

  陳水扁更擅長打“親情牌”、“同情牌”。陳水扁說“女婿是半子,女婿不教,岳父之過”、“小安安要修電腦,找不到爸爸,到現在還不知爸爸被收押”、“太太吳淑珍血壓降到40”等等。榮華富貴的扁家,在扁口中,頓時成了惹人憐惜的尋常百姓。

  報道指出,退讓期的陳水扁其實也正暗自為“反擊期”鋪路,一旦攻擊到扁的底線(要求下台、發動罷免),他就會奏起“反擊”的旋律。

  陳水扁最常用的反擊手段,就是訴諸傳統支持者,讓死忠支持者的聲音出現,由他們出面去反制敵對陣營。另外,就是將敵對陣營與他之間的交鋒,轉化成“政治鬥爭”、“在野奪權”,削弱對手力道。

  原本採守勢的陳水扁,準備反攻後,對黨內同志也不再低聲下氣,而是重新主導攻勢。僅管立法院黨團強力建議陳水扁針對罷免案提答辯書,但黨意還是不敵扁意。黨內受陷於複雜的派系角力、 接班卡位,雖一時間偶有雜音,但最後都還是會選擇暫且回歸陳水扁麾下,接受指揮。陳水扁在黨內不斷流失的威望,因“團結”的大帽子而得以止血。

  報道說,陳水扁經常在面臨危機時,打出“三軍統帥”牌,以鞏固權力,去年底“三合一選舉”大敗,陳水扁閉關數日之後,選擇飛到屏東視察軍事基地;這一回則計畫視察金門,卻因天候因素無法成行。另一慣用手法則是“族群牌”,透過基本教義派的激進論調,將族群的火苗燃起,為倒扁風暴,豎起最後屏障。

  陳水扁也擅用二分法,將罷免、倒閣等政治風暴,簡化成堅持改革與抗拒改革;或把在野黨的行動,冠上“政治奪權鬥爭”的大帽子;將問題導向“政爭、奪權”,已成為陳水扁在反擊期出招的固定模式。

  在面臨重大危機時,陳水扁過去曾採取衝撞紅線“冒險牌”,2004大選選情緊繃之際,陳水扁以“公投綁大選”攪亂朝野的戰局;去年底民進黨縣市長選舉大敗,陳水扁將兩岸政策調整為“積極管理、有效開放”作為反制在野氣勢的招數,今年初更透過“廢除國統會”轉移黨內群起要他扛起敗選責任的焦點。

  這一回,“總統府秘書長”陳唐山透露,陳水扁將以“向全民報告”的方式完整回應這陣子的風風雨雨,外界也正在密切觀察,身陷從政以來最大危機的陳水扁在“新憲”、“兩岸”議題上,是不是又會出險招。

  報道指出,這套“沉潛、退讓、反擊”三部曲,曾多次替扁解圍,現在走入第三階段的陳水扁,正在苦思該如何“向全民報告”,一旦全民報告內容出爐,三部曲譜曲完成,接下來就是與對手正面迎戰了。 


    相關專題: 陳水扁負隅頑抗 台灣政局動蕩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