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資源戰爭已達白熱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7-06 07:47:19  


  中評社香港7月6日電/《日本經濟新聞》近期刊登一篇報道,認爲世界對天然資源的爭奪達到白熱化,美國和日本等需求國的地位發生動搖。 

  新華網刊登這篇題爲《世界“資源戰爭”愈演愈烈》的文章摘要如下: 

  石油供給國日益强硬,包括小國世界對天然資源的爭奪達到白熱化。因世界經濟狀况良好,資源行情達到歷史最高值,美國和日本等需求國的地位發生動搖。
 
  另一方面,資源價格高漲的背景下,俄羅斯等資源供給國對國際社會的影響力增大。有資源的小國也日益强硬,“資源民族主義”在南美有蔓延之勢。企業及投資者捲入其中,爭奪資源的戰綫急劇擴大。 

  世界現有65億人口,且每天增加20萬人。據認爲,資源需求有增無减將長期化。每桶原油、每噸銅和每盎司黃金的價格今年一度分別突破75美元、8000美元和700美元。伊朗核開發和尼日利亞恐怖活動等使供給方的地緣政治風險進一步增大。
 
  資源價格高漲使供給國日益强硬。俄羅斯天然氣儲量世界第一,能源儲量豐富,俄羅斯想藉此再度成爲超級大國。普京總統在年度國情咨文中宣佈:“將致力於資源領域的技術開發和市場開拓。” 

  委內瑞拉加强了國家對石油産業的控制。對查韋斯總統而言,6月1日在委內瑞拉召開的石油輸出國組織大會上登台表示:“石油輸出國組織反帝國主義。”他在一個半小時講演中闡述了石油供給國應該建立反美集團的觀點。 

  美日不會坐視不顧 

  世界最大的資源消費國美國不能對此坐視不顧。美國選民對油價高漲不滿。布什政府一方面批判各國“離經叛道”,同時也在努力確保自己的權益。
 
  裡海原油儲量僅次於波斯灣。5月5日,美國副總統切尼在哈薩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納與納扎爾巴耶夫總統討論能源問題。切尼前一天抨擊了俄羅斯的能源政策。5月20日,普京邀請納扎爾巴耶夫到黑海沿岸的療養地,兩國就聯合開發裡海北部海底油田及天然氣田達成了協議。
 
  日本政府經濟産業省5月底提出的“新國家能源戰略”指出“有必要全面强化資源外交”,表明日本將加入“資源戰爭”。這項戰略提出,到2030年,把日本已獲權益油田的原油産量提高到現在的2.5倍。 

  三菱商事公司總經理小島順彥4月向俄羅斯工業和能源部部長赫里斯堅科表示:“希望在石油和天然氣開發方面展開合作。”俄羅斯政府對資源實施國家管理,日本感到擔心,但又不能對蘊藏在俄羅斯地下的大量能源和金屬資源置之不顧。三井物産公司和三菱商事公司將爲開發薩哈林周圍的海底天然氣投資1萬億日元。 

  作爲消費國,日本在能源市場上的地位相對降低,購買力本身已不能成爲資源外交的武器。靠資金獲得權益越來越難。如何才能與資源供給國和消費國建立良好關係,以穩定地籌措資源?日本能做出的選擇不多。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