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旭東:兩岸直航和三通 越快實現越好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7-27 18:49:52  


台灣紡拓會常務董事、遠東企業集團公司董事長徐旭東。資料圖片
  中評社香港7月27日電/台灣紡拓會常務董事、遠東企業集團公司董事長徐旭東接受訪問時表示,隨著全球紡織業‘後配額時代’來臨,海峽兩岸紡織企業只要攜手合作,發揮兩地各自優勢,就能在國際紡織市場上爭取更大份額,實現全面共贏。

  據新華社報道,徐旭東日前參加了在絲路重鎮甘肅敦煌召開的“第七屆海峽兩岸紡織業合作研討會”時告訴記者,過去5年來,台灣地區成衣出口由2001年的17億美元下降到9.4億美元,下降近五成,但是台灣的纖維、紗線與布料出口則增長了90%。

  與此同時,到大陸投資的台資紡織企業已超過1000家,大陸企業和台資企業生產的成衣連續五年持續強勁增長,牢牢佔據世界十大成衣市場第一的份額。目前大陸、東南亞、南亞已經成為國際市場上成衣生產的主要地區,同時也是台灣布料的主要消費市場。2005年台灣生產的75.74%的布料銷售到大陸、東南亞、南亞地區。

  徐旭東認為,國際紡織市場的競爭日趨激烈,兩岸紡織企業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實屬不易。他說,這主要是從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大陸在土地、勞動力方面發揮競爭優勢,台灣在資金、技術和市場推廣上強力支持,同文同種的兩岸紡織業家經過十幾年的競爭最後走向合作,發揮各自優勢,形成合力所致。

  徐旭東說,當前國際市場零售商並購重組,買方公司規模越變越大,採購量逐年加大,品質要求越來越高,但價格越壓越低。零售商頻繁苛刻的檢查驗收,更加嚴格的人權規范,甚至實行全球工廠“連坐”法則,都對供應商造成巨大的壓力。對紡織行業來說,全球市場即將開始“旋風式大洗牌”,這已成為定勢。

  面對國際市場變化,徐旭東提出,兩岸紡織企業的因應之道是要更加善於利用兩岸的資源互補,進行全球運籌,兩岸企業的策略聯盟及垂直整合是必然的選擇,這是兩岸紡織企業唯一的共同出路。

  徐旭東認為,決勝的關鍵是紡織品的產量彈性控制和對訂單的快速反應能力。嚴酷的挑戰面前,兩岸業界更應該結合各自的優勢,攜手合作,做大做強自我品牌,闖出一條紡織品自主品牌的路子。

  隨著大陸市場向全世界開放,及“西部大開發”項目的持續實施和青藏鐵路的開通,廣闊的西部紡織品原料市場和東中部生產市場聯係將越來越緊密。同時隨著大陸國民收入的不斷提高,消費能力持續增強,13億人口的消費大市場將呈爆炸性成長,這其中蘊藏的巨大商機對台灣企業來說,容不得半點忽視。

  徐旭東說:“在巨大的市場消費潛力吸引下,將會有更多的台資企業來大陸尋找機會。”

  徐旭東還指出,全球紡織品“後配額”時代,對企業負責人國際訂單的快速反應能力要求更高,台商從台灣坐十幾個小時的飛機才能到大陸來,訂單早就被外國企業搶去了。“對台商來說,‘直航’和‘三通’當然是越快實現越好!”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