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官送機凸顯心虛 陳水扁只能藉形式取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9-04 10:08:12  


  中評社香港9月4日電/就在陳水扁出訪的同一天,民進黨聲勢浩大地舉辦“全民追討黨產大聯盟”。不過,在場記者感興趣的已經不是追討國民黨產的策略與可行性何在,反倒是質疑民進黨此刻的政治行動,“是不是要轉移(弊案與倒扁)焦點?”對此,在場的民進黨主席游錫堃只得尷尬地表示:“對的事就要去做,民進黨此刻不能憂讒畏譏。” 

  中國時報報道,如果說,台灣內部還存在“轉型正義”問題的話,處理國民黨產當然會是其中重要的一環;與“廢除黨禁、報禁”、“國會全面改選”一樣,追討國民黨產曾經是當年民主運動最撼動人心的一環。但如今,追黨產被外界視為民進黨政府用以“轉移焦點”的工具,這並非此刻黨產問題的本質有任何改變,而在於此刻陳水扁所領導的民進黨政府已無進行政策訴求的道德基礎。 

  幾天前的中正國際機場改名案引來各界的訕笑,但別忘了,台灣“總統府”前的凱達格蘭大道同樣是由當年的市長陳水扁所改名,前稱正是與中正機場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的“介壽路”。 

  當年的改名案容或有爭議,但在扁八成施政滿意度的支撐下,改名案輕騎過關,凱道更成為象徵台灣人民集會遊行自由的重要符碼;如今,四面楚歌的陳水扁突然弄出個中正機場改名案,除了討好深綠鞏固權位外,誰還把這樣的正名案當真? 

  報道說,最能凸顯扁失去道德正當性後、心慌意亂的一面,莫過於昨日文武百官的大送機。 

  當陳水扁民意支持度高、充滿信心時,他曾多次要求官員不要接送機,還曾多次譏諷國民黨的接送機文化;也因此,府院黨昨日表演這齣“大送機”,其實凸顯了陳水扁的心虛,一位民調不到十八趴的“總統”,最後回歸形式主義,在表面作風中尋求溫暖。 

  但引人非議的是,為陳水扁送暖事小,傷害政府體制事大,昨日出場送機的包括該獨立行使職權的台灣金管會主委施俊吉、中選會主委張政雄,乃至法務部長施茂林等人。當獨立機關輕易就成為被“動員”的一群,該機關的公信力、權威感也隨著大打折扣。 

  陳水扁的問題在於其權位與所獲得的民意授權已完全不成比例,也就是其行使權力的正當性不足;陳水扁的困境不只在於不斷地做錯事而已,更在於他無力承載推動政策的能量。惡性循環,其言行不被信任、行事舉止更加乖張、政策作為更形內縮。 

  陳水扁近來種種作為,顯示一個沒有道德高度與社會信賴的“總統”,正在逐步侵蝕民進黨的社會基礎,仍一味護扁的民進黨人還沒看出問題的嚴重性嗎? 


    相關專題: 陳水扁負隅頑抗 台灣政局動蕩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