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金融報:美國公眾懷念“新經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9-05 15:17:38  


  最近幾天,美國各家媒體又都把興趣轉到了前美國第一夫人希拉里身上。日前出版的美國《僑報》報道了現任美國參議員的希拉里•克林頓正悄悄構建起競選下屆美國總統所需的基本架構及其有關後勤措施。世界各國對美國是否能在2008年誕生其歷史上第一位女總統,充滿了期待。 

  自從克林頓當總統以後,希拉里就以第一夫人的身份被世界所關注。在2004年總統大選期間,儘管希拉里•克林頓已經表示不參加2004年的美國總統大選,但是無論在哪里,她都是民主黨陣營中最受公眾歡迎的一位。民意調查顯示希拉里在受歡迎程度上超過了2004年民主黨候選人將近4倍。 

  其實,她在美國獲得那麼高的民意支持不是單靠她的個人能力,還與人們懷念克林頓執政時的經濟形勢有關。克林頓在位時,使美國出現歷史上從未有過的持續多年經濟發展,“新經濟”的概念也使美國真正成為世界的領導者。 

  在上世紀90年代初,美國公眾之所以選擇了克林頓,是美國公眾對老布什時期經濟政策的不滿。當時美國還沒有從70-80年代的經濟滯脹中完全走出來。而老布什的海灣戰爭使國際石油價格進一步上升,導致美國經濟持續衰退、巨額財政赤字和巨額的國際收支逆差。在國際社會上,美國的國際地位也受到了德國、日本等國家經濟崛起的挑戰。政府龐大的財政赤字使選民們對布什總統解決國內經濟問題的能力失去了信心。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而這些困境正是美國當前所面臨的。只是此時挑戰美國的不再是日本和德國,而是正在發展壯大的以中國、印度為代表的新興市場國家。 

  眾所周知,由於美國法律限制,年輕有為的克林頓連任兩屆總統後就賦閑在家。而今克林頓仍然思維清晰,美國公眾對克林頓能否幫助他的夫人再創造一個新的時代充滿期待那是很自然的事情。而這種期待能否實現呢?克林頓能否再次充當挽救美國經濟的英雄呢?帶著這種疑惑翻閱美國總統經濟史,讓人不禁對美國公眾的這種期待感到懷疑。克林頓時期的新經濟實際上是以“計算機和高科技”為代表的,而高科技的繁榮並不是來源於克林頓,更多的應該歸功於已經去世的美國前總統里根。 

  在世界經濟學歷史上,里根可能是惟一一個能夠和羅斯福相提並論的總統,也可能是惟有的兩位能夠載入經濟學史書的總統。 

  在1929年爆發的世界經濟大危機後,羅斯福暗合了凱恩斯的政府干預經濟的思想,突破了傳統古典自由市場經濟的理念,強調了政府這個“看的見的手”對經濟發展的作用。由此創造了凱恩斯宏觀經濟學,也把經濟學主流帶入了凱恩斯時代,凱恩斯的宏觀調控思想也成為各國遵循的基本原則。 

  而70-80年代世界經濟出現了普遍的“滯脹”現象,即經濟停滯,物價出現通貨膨脹,這標誌著凱恩斯經濟學的失敗。 

  里根總統上臺後改變了以前凱恩斯為代表的著眼于需求管理的思想,採納了供給學派的經濟思想,努力發展技術,促進產品供給。里根積極提倡科技創新,鼓勵高科技的發展,通過技術的創新推動產品的供給,在軍事上就出現了歷史上有名的“星球大戰”;同時他還力推“減稅率,擴大稅基”的政策,該政策雖然被指責為有“殺貧濟富”之嫌,卻給美國經濟帶來了活力,使美國經濟逐漸走出了衰退。 

  因此,可以這麼說,上世紀90年代美國“新經濟”的繁榮,應該是里根種下了樹,克林頓收了果子。如果沒有里根的辛苦種樹,哪里有美國人至今仍然懷念的“新經濟”呢。(來源:國際金融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