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報:從道德和法律層面強化家庭倫理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9-06 10:46:17  


  中評社香港9月6日電/行政長官曾蔭權昨日出席“強化香港家庭”研討會時指出,本港面對人口日益老化及越來越多長者需要家庭照顧的趨勢,應重新認識家庭的重要性,維護和鞏固傳統的家庭價值觀念和倫理觀念。

  《文匯報》今天發表社評說,我們認為,家庭和諧的狀況,是社會整體環境和道德風尚的反映。建立和諧家庭,是一個社會性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香港不僅需要從道德層面提倡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還應學習內地和新加坡,以立法的形式規定子女贍養及孝敬老人的義務,以強化家庭價值與倫理觀,培育尊敬老人的良好社會風氣。 

  俗話說,百行孝為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讓老有所養並享受到天倫之樂,是家庭價值和倫理觀的重要內容,也是家庭和諧的重要表現。然而,做為華人社會且富裕程度排在全球前列的香港,部分為人子女者將本來屬於自己贍養父母的責任推給社會,有些人甚至從精神到肉體上虐待自己的父母。導致這種不尊重老人的現象,與整個社會價值觀的過度商業化直接有關。在沉重的生存壓力與經濟利益驅動下,商業機構為追求利潤的最大化,缺少對僱員的人文及家庭倫理關懷。打工仔面對工作和生活的沉重壓力,忽略關注家庭及孝敬老人。同時,一百多年的殖民統治,令香港淡漠中華傳統文化教育,社會缺乏傳統家庭價值和倫理觀念。 

  社評說,因此,香港建立和諧家庭,須從基礎做起:一方面,學校應對青年學子加強中華傳統文化教育,培養他們尊老愛幼、重視家庭的價值和倫理觀;另一方面,商業及非政府機構應更多地為僱員敬老及關心家庭創造條件,以實際行動為樹立家庭價值和倫理觀做出示範。 

  為促進家庭和諧,特區政府過去在財政、公屋分配及其它社會福利政策上,對承擔贍養父母、祖父母義務的已婚人士給予積極支持。不過,政府過往將扶助雙職工家庭的焦點僅局限於為人妻、為人母的女性身上,這不符合夫婦在家庭中權利和責任平等的價值觀,容易讓人產生照顧家庭僅僅是女方責任的錯覺。特首曾蔭權昨表示要考慮如何幫助男性去平衡工作與家庭的責任,值得支持。因為這不僅僅是政策的改變,也是政府建設和諧家庭觀的重要轉變。 

  社評表示,內地及新加坡等都以立法的方式,確立子女對父母及父母對子女的贍養義務。當子女不孝或父母不養時,父母或子女可以拿起法律武器討回自己的權益。這種將中華傳統美德以法律形式固定下來、加以保證的做法,向社會傳達一個清晰的信息,即贍養父母或子女不僅僅是道德要求,更是不可推卸的法律責任。在香港社會家庭價值和倫理觀淡薄的情況下,特區政府不妨借鑑內地和新加坡經驗,研究訂立相關法律。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