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5118億!加速刷新發展觀念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9-08 17:00:40  


  中評社香港9月8日電/《新京報》今天發表社評說,5118億元!儘管人們對我國的污染情況有目共睹,儘管國家也承認環保形勢“十分嚴峻”,但環保總局和國家統計局昨日發佈的這個2004年全國環境污染經濟損失結果,想必會讓很多人大吃一驚。

  社評說,就這,還不是全面的統計。環境污染損失成本包括20多項,這個資料僅核算了水污染造成的健康、工農業生產、人民生活和污染型缺水損失等10項,地下水污染、土壤污染等重要部分都沒有涉及。

  如果把這些沒有核算的內容加進去,用環保總局副局長潘岳的話說:“將是一個多麼可觀的數字!”而且,如果用“綠色GDP”的標準來衡量,除了環境污染的損失,還要再加上自然資源耗減成本(包括耕地資源、礦物資源、森林資源、水資源、漁業資源)和環境退化成本中的“生態破壞”成本。這個數字會是多少?如果再加上由此造成的人文損失(如發展煙草造成的人的健康損失),這個數字又該有多少?

  社評說,我們很樂意揣摩“可觀”這個詞。其基本含義,如辭書所說的“比較大的規模”,但放在環境污染統計的語境下,我們不妨把“可觀”解釋為“可以觀看到”———長期以來,我們看到的是蒸蒸日上的GDP增長的“正數”,忽略了環境資源為此付出的“負數”;我們對環境污染的結論常常是模糊的“定性”,沒有清晰的“定量”統計。

  現在,5118億元的資料就放在那裏,大家都“看到”了:原來我們的污染損失如此驚人,可以讓我們的GDP下降3.05%.在江蘇省,扣除水、大氣和土地等自然資本折舊後,全省2002年綠色GDP比傳統GDP下降近8%。

  社評指出,我們要看重發展,但也不能忽視發展的代價;發展的代價不能僅僅是一個籠統的表述,更需要明明白白的賬目。5118億元,或許在很多人看來只是一個冰冷的數字,但它至少可以促使人們加速思考和刷新傳統的發展理念。

  許多人開始領悟“科學發展”對中國未來的意義,但是,與仍然嚴峻的環境形勢相比,許多地方,踐行科學發展理念的步子還很緩慢———一些重複投資的大型項目還在違法上馬,全國單位能耗和廢氣排量“不降反升”,環境污染事故還在屢屢發生,一些名勝古跡還在大拆大建,近三百個城市的汙水處理廠依然為零……

  社評說,與環境污染經濟損失的“可觀”相對應,我們環境治理的“欠債”也很“可觀”:要全部處理2004年的環境污染物,需要一次性投資10800億元,占當年GDP的6.8%左右。但我國“十五”期間環境污染投資僅占GDP的1.18%,可見其中的差距。

  為什麼不願投資治理環境?昨天的《人民日報》報導中描述了一個現象:基層有人在大喊“寧可嗆死,不能餓死”。

  官員是要為“餓死”負責的,而“嗆死”因為沒有詳細的數字作為依據,問責往往成了一句空話。的確,我們還很少見過有官員為整個地方的環境污染情況而擔責。

  社運表示,現在,國家兩個部門對“綠色GDP”進行了初步核算,那麼下一步,各地都有必要進行這樣的核算,統計出本地區的環境污染損失;再以後,改革官員政績考核體系,環境污染就可以順理成章地成為問責官員的內容了———可以設定一個環境污染損失下降的比例,再像教育投資那樣設定一個環境治理投資逐年增長的比例,達不到比例要承擔責任。如此,“綠色GDP”就可以具體地轉化為“綠色政績”,落實科學發展觀將因此而有了制度化的保證。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