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倒閣可能為政局解套,也可能為扁解套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9-19 09:44:17  


  中評社香港9月19日電/隨著立法院即將開議,倒閣論的倡議又出現了。在罷免案走不通,倒扁運動拉不下,司法偵辦遲未撥雲見日的狀況下,透過立院發動倒閣會是個出路嗎?台灣中國時報今日發表社論說,除非是朝野黨團先達成某種默契或共識,否則還是會陷入另一個僵局。 
    
  其實,過去幾個月倒閣論的倡議一直沒停過,從早先的親民黨、無黨籍聯盟,到最近國民黨立院黨團,都曾先後表態要提案倒閣,至於民進黨團也一直擺出無所畏懼的態度,照這種氛圍一路走下去,罷免、彈劾在立院既然走不通,倒閣還真有率先啟動的可能。它的邏輯很簡單:一、門檻低,只要過半多數即可成案,光泛藍政黨現有席次即可達成,更何況還可加上無黨籍席次在內;二、可在很短期間內將爭議交付選民定奪,不必等到明年底,更不必等到二○○八;三、依目前民意氛圍,若是屆時選舉結果不利民進黨,倒扁之勢等於就是水到渠成了。 

  社論說,基本上,這種樂觀的推估不是沒道理,只不過,這種推估卻是建立在極度不可預測的假定上:陳水扁一定會配合解散立院。假如他硬是不解散怎麼辦?這中間呈現了一個極其微妙的權力弔詭,即明明是衝著陳水扁才要提案發動倒閣,但接下來究竟倒不倒得成,竟還是要交由陳水扁來自主決定,這不是很荒謬嗎?先不必提他會不會配合倒閣了,以陳水扁目前低迷的形象與威望,要他重提總檢察長、司法院副院長或監委都讓許多人覺得不恰當了,何況還要將解散立院這麼神聖而重要的憲政決定,交由他去裁決,立院難道不會覺得自己是在被羞辱嗎?
    
  社論認為,更何況,一旦立院通過不信任案,蘇貞昌向陳水扁提出總辭後,反而提供陳水扁一個全新的操作平台,若運作得宜,陳水扁甚至還可能因此獲解套:一、只要倒閣在立法院一旦成案,就有一個期間不算短的憲政程序要走,陳水扁也就避掉需要立即下台的危機,更可藉此機會先行倒掉蘇貞昌;二、陳水扁可以“憲政安定”為由拒絕解散立院,另提其他人選組閣,陳唐山也好、王金平也罷、甚至叫游錫堃回鍋也可以,不論是挑選誰出線,陳水扁都可順勢重回權力操盤手的位置,進可牽動藍營的王馬矛盾,退則可主導黨內權力生態的洗牌,藉由動態的權力平衡重新取得優勢位置;三、就算陳水扁願意順勢倒閣,依時間推估,包括選區劃分、提名作業到實際選舉等進程,可能要耗去大半年的時間,而這段期間行政院總辭了,立法院解散了,監察院尚在停擺,唯一能有效運作的機構就剩下“總統府”與其轄下的“國安局”。等於說倒閣的啟動原是衝著陳水扁而來,但倒閣以後所有重要機制都暫時停擺了,所有人也都投入選舉了,只剩下陳水扁繼續神色自若、老神在在地行使他的職權,這難道不奇怪嗎?對所有倡議倒閣論的人而言,何妨先推演一下上述三種劇本的利弊得失。 
    
  或許就是因為這樣,截至目前國民黨兩位動見觀瞻的核心人物馬英九與王金平都不願正面對此表態。馬英九所承受的壓力尤其大,在外有倒扁紅潮,內有倒閣倡議的衝擊下,要馬英九硬起來的聲音不絕於耳,但馬英九會在此刻表現得這般瞻前顧後,細數上述理由,其實也不難理解其中的經緯。要知道,陳水扁是不按正常牌理出牌的,當初立法院對“防衛性公投”之要件規定得清清楚楚,陳水扁為了“總統”選舉操作,硬是把它拗成了“買飛彈公投”,不僅立即造成美中台三邊關係的緊張,也為日後軍購預算的爭議添加了絆腳石。將倒閣這樣一個憲政職權的行使機會交到陳水扁手中,等於立即提供他一個權力操作的槓桿,換言之,結果很可能是倒扁不成,反倒是授扁以柄。 
    
  社論總結說,講直接一點,倒閣並非不能為當前的政局解套,但前提是不能讓局面再度重回由陳水扁主導的局面。在野政黨如果真要推倒閣,恐怕還是得要先跟民進黨協商,讓陳水扁的權力進一步實質的“下放”,不能允許其再在倒閣後的政局走向上,持續擁有莫大的操作空間,如果民進黨不能接受,或是根本做不到,那麼倒閣論的倡議,還是再多做思量吧。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