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圖自製核保護傘 安倍:不死守無核三原則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9-19 14:18:53  


日本首相最熱門接班人—-現任官房長官安倍晉三。(資料圖片)
  日本一些政治分析人士主張,半個世紀以來美國提供的核保護傘已經“接近保質期”,要求“退貨” 

  進入9月,日本報章上相繼出現了一些政要和政治分析人士的關於日本核武問題的“新主張”,讓人對下一任首相的不二人選安倍晉三在政權公約中沒說出來的東西有了些概念。 

  中曾根:應研究核武器 

  日前,日本世界和平研究所會長、前首相中曾根康弘發表了《關於21世紀日本的國家像》報告,表露出對核武器的濃厚興趣。 

  中曾根主張“為了預防未來國際社會的大變動,研究核武器問題”。在記者招待會上,中曾根對此解釋說:“周邊存在擁有核武器的國家,日本一直依賴美國的核武器。為了防備出現日美安保條約被迫中止的大變動,應該進行研究。” 

  中曾根為日本研究核武器設定的兩個條件其實並不是剛剛才出現的,俄羅斯和中國擁有核武器已經將近半個世紀了,用“周邊有核”作為現在研究核武器的藉口顯然站不住腳。有核的“周邊”另有所指就是朝鮮,中曾根將朝鮮提前“晉升”為核國家除了表露出日本人對朝鮮核問題的焦慮外,更反映出對尋求加速核武裝藉口的急不可耐。 

  伊藤:美國核保護傘“過期” 

  本月,與中曾根的主張相呼應,日本國際政治分析家伊藤貫在《呼聲》雜誌上發出了呼聲,尖銳批評美國對日本的政策,
認為半個世紀以來美國提供的核保護傘已經“接近保質期”,要求“退貨”。 

  伊藤在文中詳細列舉了過去12年裏克林頓政府和布希政府的一些做法,批評美國政府奉行的東亞政策,“缺乏阻止朝鮮增產核導彈的真正意志和實際效果,是忽視日本國民安全、缺乏責任感的政策”。 

  在伊藤看來,美國戰後駐軍日本不是為了對付蘇聯,也不是為了保衛日本,而是為了防止日本東山再起,而且“美國政府與其說是擔心朝鮮核武裝,不如說是害怕日本政府以此為契機獲得自主防衛能力。” 

  伊藤不但懷疑美國的動機,還懷疑美國的實力。伊藤說美國的單極秩序快靠不住了,主張日本趕緊另想辦法。“日本政府要應對這一多極化現象,就需要擺脫以往那種單純依賴美國的外交,朝著一面維持日美同盟,一面建立自主性核遏制力的方向改變外交戰略。” 

  安倍:不死守無核三原則 

  作為唯一曾經遭受核武器打擊的國家,日本曾經是國際反核武力量的重要成員,現在仍然是,但其無核主張針對的物件卻已經悄悄發生了變化。在許多日本人看來,“無核”是“周邊”國家的責任和義務,日本自己倒應該成為例外。 

  20年前,主張日本“有核”的政治家會在一夜之間丟掉位置,但現在卻會被許多人捧為“英雄”。據調查顯示,2003年日本眾議院大選產生的480名新議員當中,17%表示日本在必要的時候應該發展核武器,其中就包括安倍晉三以及競爭對手、現任外相麻生太郎。自民黨內支持核武化的議員更是達到了三成。 

  今年春天,在一次網站民意調查中,6805名投票者中的3549人認為日本應該發展核武器,超過半數。 

  正是有了這樣的“民意”,中曾根和伊藤才公開表露出對核武器的喜愛,而安倍雖然沒有明說,卻也在不久前表示過“不應該死守無核三原則”,這一原則“不是所有人都認為牢不可破的”。(來源:國際先驅導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