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他信到陳水扁 均是賴死不走、弄權高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9-21 10:09:52  


  中評社香港9月21日電/馬來西亞《星洲日報》今天的“情在人間”發表題為“從塔辛(他信)到陳水扁”的評論文章,指出西方政治學家有句老話:“在政治裡,一分鐘就已經太長了。”人們一覺醒來,他信政府倒台,泰國政權易手。這一切,只是半個晚上的事。

  文章表示,這一次,他信輸得很慘。幾個月前,曼谷數十萬人示威,未能把他擊倒,而今,他終於敗在軍人的鎗桿子下。

  從社會公義的角度,他信根本不值得同情。大部份的泰國知識份子對他恨得牙齒發癢,這個貪得無厭的政客,5年半的執政時間,可以吃的都吃了,不可以吃的,就硬吞下肚。

  除了貪污,他信對媒體和異議的壓制,也不手軟。他和朋黨圈子,就好像白蟻般,把國家蛀蝕了,為了權力和利益,有甚麼不可以。

  人民受不了,串連大示威,泰國國王也看不下去,明的暗的,都給他難堪。

  但是,他信就和陳水扁一樣,兩人都是操弄權術高手,靠著死忠的地方勢力,賴死不走。

  台北的倒扁靜坐,和百萬人圍城,搞得轟轟烈烈,澎湃洶湧,的確讓陳水扁在“總統”府內,如坐針毯。但是,民進黨喊出“中國人欺負台灣人”,加上“鞏固領導中心”,兩貼猛藥,動員底層群眾鬧事砸場,得以暫時脫困。

  文章指出,倒扁反貪的紅軍雖然掌握道德據點,得到知識份子和階級的支持,但是,卻無法進入權力中樞,對龐大的“國家”機器無可奈何。經過圍城高潮之後,必然要面對激情退潮,想要再集結熱情,已經是力有未逮。

  回到泰國,群眾運動沒有達到推翻他信的目的,最後是由軍方出手。

  軍人發動政變,在正常情況下,肯定是民主大忌,是開民主倒車的做法。但是,在民主被貪腐領袖所挾持的特殊環境下,這是不是一個可以被接受的途徑?

  文章稱,沒有人敢下定論;但是,大家應該理解,這是一個危險的做法,事情如果朝好的方向發展,那就化解僵局,讓脫軌的政局,重新回到軌道上。但是,如果朝壞的方向演變,則會讓民主掉入萬丈深淵。

  15年前,泰國軍人曾經政變奪權,結果人民反彈,集結示威和軍人對幹,目的是捍衛民主體制。如今,泰國人民選擇觀望,一些則樂見其成,並沒有抗拒和反對。這是人民對他信政權極為厭惡之下的反應。

  也許泰人相信,雖然政變這種手段是錯的,但是,推翻他信的目的卻是對的。為了達到正確的目的,必須容忍錯誤的手段。

  文章認為,不過,這種容忍是有局限的。軍人政權必須在短時間內整頓政局,掃除他信腐敗的殘餘勢力,然後舉辦一次乾乾淨淨的選舉,還政於民。這是最良性和理想的發展。

  但是,如果軍人政權接管之後,實行軍事獨裁統治,軍人領袖接管他信利益,以子彈取代選票,這將是民主的大災難。

  至於台灣,基於軍隊“國家化”和中立化,因此陳水扁可以放心,軍事政變不可能發生。但是,隨著民進黨和陳水扁的公信力和權力逐漸流失,藍營又進退失據,不成大器。

  文章分析,最終局面,可能是讓“摩西”李登輝得到機會,以“救世”姿態,集合本土和投機政客,騎劫權力。一旦如此,台灣人民要如何面對?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