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安倍好鬥 難改善中日關係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9-27 11:36:21  


  中評社香港9月27日電/《大公報》今天發表題為“安倍好鬥 難改善中日關係”的署名評論文章,指出日本執政自民黨總裁選舉已於日前結束,誠如各方所預料,安倍晉三高票當選為該黨黨魁,成為新一任首相。

  五十二歲的安倍,是日本戰後最年輕的首相。這位被指“遠比小泉更保守、更右翼”,被斥“迴避歷史”的日本新領袖,他的走馬上任,能否扭轉日本紛亂的政局,特別是能否改善陷於僵局的中日關係,自然引起各方的關注。

口是心非 言行不一

  文章分析,安倍在勝出後承諾,將會繼續推動結構改革,“強化首相府,令日本屹立於國際舞台”。對於中日關係,他說會爭取與中方召開峰會,“中日兩國都必須採取步驟,改善關係”云云。安倍這番表白,使人不難看出,他有意將導致中日關係陷於僵局的責任推給中方,所謂“中日兩國都必須採取步驟”的潛台詞是斷然否認日領導人一再參拜靖國神社是令兩國關係嚴重倒退的主因。安倍如此強詞奪理,倒打一耙,顯然是中方不能接受的。

  事實上,安倍表面上說得漂亮“重視中日關係”,“要改善中日關係”,但在實際行動上卻離此相去甚遠。其表現在:一是靖國神社問題。安倍本身是拜鬼的常客,但卻表示當選後“不會以首相身份參拜”,強調拜鬼是“屬於私人性質。”他還暗示,今後拜鬼將只做不說,企圖瞞天過海,在眾目睽睽之下,蒙騙世人。其堅持拜鬼立場於焉可見。二是他近日暗示不重視前首相村山富市曾發表的歷史性道歉聲明,不打算再為日本的二戰暴行向亞洲鄰國道歉。說什麼“對於中國,日本已正式道歉過二十一次”云云。言外之意是日本對於昔日的罪行不需再認錯,不用再道歉。不過,必須指出的是,日本對歷史過錯確有多次致歉,但一直迴避由國會通過議案正式“謝罪”。如此這般,怎能取得亞洲受害國人民的諒解與寬恕?三是安倍公開支持刪改歷史教科書,淡化日軍當年的侵略暴行。另外,安倍強調加強美日關係是亞洲政策的核心,其美日共同箝制中國的和平崛起態度十分明顯。

大言不慚 野心勃勃

  文章指出,凡此種種,難道能說明安倍有意改善中日關係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有鑑於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秦剛日前指出,在處理中日關係問題上,包括處理靖國神社在內的歷史問題上,中方要求日方正視國際社會正義的呼聲,妥善處理歷史問題。並強調,中方希望日本政府認真兌現有關承諾,採取實際行動,盡快消除影響中日關係發展的政治障礙。看來,這也是中方對安倍晉三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的有力回擊!

  值得注意的是,本身屬日本鷹派的安倍,在出任日本新首相的前夕,最近出版了一本新書──《走向美麗之國》,揚言要打造“新日本,使日本成為“美麗的國家”云云。書中並大言不慚地說,他要“當一個不怕別人批判的戰鬥型政治家”,其野心勃勃的好鬥性格表露無遺!

  日本有學者指出“安倍遠比小泉更右翼更民族主義”。與此同時,小泉近日囑咐安倍“心腸要硬一點”。且看好戰的安倍如何展拳腳!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