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斷製造麻煩 切麗沒當好首相賢內助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10-11 14:12:49  


  前不久,在英國執政黨工黨年會上,一件敏感事件險些毀了工党精心修復起來的黨內團結。當財政大臣布朗演講時,首相夫人切麗卻在場外指責布朗在說謊。由於工黨內剛發生對首相布萊爾的逼宮事件,在此敏感時刻,切麗的言論幾乎惹翻了整個工黨。幸好機智的布萊爾第二天在演講中用開玩笑的方式將這場危機化解。儘管切麗斷然否認說過此話,但還是勾起人們對這位首相夫人專惹麻煩的不少記憶。 

  ●每天早上賴床,家裏亂成一團 

  在唐寧街10號(首相官邸)的歷史上,切麗是1908年以來第一位掙工資養家的首相夫人。和當年克林頓進白宮時人們對希拉里的議論差不多,她被說成一個比丈夫薪水更多的大律師,有越權可能的女強人等。進入唐寧街不久,不安分的切麗還採訪了7位前首相夫人,寫了《金魚缸的生活》一書,曝光了其他人極力掩飾的唐寧街生活內幕。 

  切麗雖然是4個孩子的母親,但確實不是個賢內助,她與布萊爾應該算是一對相愛的政治夫妻。據說,切麗14歲時就表示過,要做英國的第一位女首相。布萊爾曾透露,當年他是為博得支持工党的積極分子切麗的好感,才積極參與工黨事務的,並最終打動了切麗的芳心。 

  1980年新婚之後,布萊爾夫婦約定:先當選議員的人從政,另一個則繼續當律師,負責養家。在1983年的議會選舉中,切麗落選,而布萊爾成功當選。切麗在接受《泰晤士報》採訪時,記者曾問她:“現在,他是首相,而當年想做首相的你是首相夫人,對這樣的結局,你滿意嗎?”切麗回答說:“我想這是命運的安排。我覺得他是一位最好的政治家,而我則是一位非常不錯的律師。而且,通過法律也可以改變世界。” 

  1984年,布萊爾夫婦的第一個孩子尤安出生,進入首相府時,他們已有二子一女,在那裏又意外地添了個小兒子裏奧,成為第一位在唐甯街生孩子的首相夫人。有人問起切麗,又要工作,又要照顧孩子,唐甯街早晨的生活是不是像英國普通家庭一樣混亂而無序呢?不善家務的切麗承認:“比他們更糟,如果你問我丈夫或孩子們,他們總會說切麗是個極端可怕的賴床高手。要我起床是一項很有挑戰性的工作,接受這項挑戰的當然是布萊爾。”但她又驕傲地說,要是他們家換保險絲,那一定不是布萊爾而是她。 

  ●說話口無遮攔,招惹外交禍端 

  切麗的律師職業生涯使她雄辯、自信,不像其他首相夫人那樣處處考慮丈夫的身份,也無暇顧及生活細節。因此切麗進入首相府後,闖下不少“大禍”。2002年6月,在約旦皇后拉尼娜訪英時,她曾發表講話說,巴勒斯坦人“因覺得自己沒有希望才走上自殺道路的”。此語一出,英國譁然。切麗不得不為這番話進行道歉。還有一次,切麗當著沙特大使的面說:“沙特的形象因其在處理婦女問題上的表現而令人心生惡感。” 

  在英國幾乎人人皆知的另一件事,是布什夫婦2001年夏訪英時,布萊爾夫婦和布什夫婦在宴會桌前聊天,切麗這位有名的人權律師突然將話題轉到了死刑一事上。她徑直對布什表示,死刑是對人權的侵犯,不僅是對歐洲法律的侮辱,也是對美國憲法的侮辱。而曾擔任過得克薩斯州州長的布什,曾在150多份死刑批准書上簽過字,據說當時場面非常尷尬。 

  發生在2002年的“切麗門事件”,更是把首相夫人整得灰頭土臉。她通過一個澳大利亞騙子,低價買了兩套住房,此事曝光後,英國輿論一片譁然。那年12月10日晚上,切麗在電視上公開道歉,她流著淚說:“有時我真想慢慢爬開,藏起來,但我不能……我有一份熱愛的工作和一個完美的家庭,我不是個女超人……我就像雜耍藝人要接好扔在空中的每一個球。我努力做個好妻子好母親,努力扮演好首相夫人的角色,努力做好大律師和慈善工作者,有一些球我沒有接住,掉在了地上。”布萊爾也親自為切麗圓場說:“我為切麗的勇敢認錯而驕傲,同時,也衷心希望大家能原諒她。”這才結束了一場危機。 

  但切麗的麻煩還是不斷。2003年,她接受了澳大利亞一家服裝店價值2000英鎊的饋贈,結果被媒體曝光,落下“愛貪小便宜”的名聲;接著,她主持召開研討會,討論英國的公共交通建設,受到“後宮幹政”的指責。這一系列事件,使切麗從被人豔羨的首相夫人變成了英國媒體動不動就嘲笑的對象,甚至被評為2003年度英國最不受歡迎人物。去年開始,切麗的“創收舉動”越來越多,到美國作報告,到澳大利亞和新西蘭作慈善演講……據說她的演講每秒鐘能帶來11英鎊的收入。英國議員們甚至提出,應該公佈切麗的演講賬目。 

  ●成右派小報最佳靶子,用真誠行動感動記者 

  媒體上的切麗和首相府工作人員眼中的切麗有很大不同。切麗身上有一些為某些評論家所不喜歡的東西:出身卑微,成績斐然,還是左派。右派小報將切麗作為最好的攻擊目標,因為攻擊切麗就等於攻擊布萊爾,這樣做實在是一舉兩得。據說,《每日郵報》的老闆羅瑟米爾爵士就是攻擊切麗的總指揮。 

  今年夏天,《泰晤士報》一名女記者跟隨切麗到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參加為期一周的慈善活動。看著切麗每天早晨7點起床,寫講稿和準備幻燈片,近距離觀察切麗傾聽窮人遭遇時的真情流露,這位記者眼中切麗的形象逐漸發生了變化。她在文章中寫道,切麗在倫敦絕不是個受歡迎的人。她曾詢問過律師、學者、家庭主婦、內閣大臣們,還有其他記者同行。他們形容她的詞是:愚蠢、可憎、控制欲、權力狂和看著可怕,連她在公開場合擁抱布萊爾的動作也看不上眼。甚至有人說,怎麼這樣聰明的女人表現得如此愚蠢?這個記者本人也沒少批評過切麗。但是現在,她感到,切麗是一個好心人,一個為了婦女和下層社會的真誠的活動家。這些品質一直被那些緊盯著她缺點的人忽略了。 

  從1997年5月開始,布萊爾一家人就生活在唐寧街這個有200多名公務員的“工作場所”。這對切麗來說並不容易。第一個難題是很難保護隱私。由於缺乏經驗,切麗在住進首相府的第二天就出了醜。當一大早記者們來敲門時,睡眼惺忪的切麗根本沒意識到是怎麼回事。她像在家裏一樣,穿著短睡衣蓬頭垢面就出現在門口,被圍堵的攝影記者逮個正著,嚇得她趕緊關上了門。最後還是布萊爾會圓場,他開玩笑地說:“她不習慣早起,這是我倆不一樣的地方之一。” 

  布萊爾與切麗的婚姻已走過26年,最近有記者問切麗,你對首相的愛還像當初那麼深嗎?切麗說:“百分之一百是的。我十分愛他。26年前,他不是首相的時候,我愛他;現在,我的愛比26年前更深。”在布萊爾心中,切麗的人品絕對一流。他說:“結婚這麼多年,我非常瞭解我妻子是怎樣一個人,她正直,善良,舉止莊重,待人寬厚,我一直為有她這樣一位伴侶而深感欣慰。”(來源:環球時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