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賀百屆廣交會 易名擴商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10-16 09:49:23  


  中評社香港10月16日電/《大公報》今天發表社評說,羊城金秋,喜氣洋洋,第一百屆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昨日在琶洲新展館隆重開幕,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親臨出席百屆慶祝大會並致詞祝賀,場內萬商雲集,場外煙花綻放,不少來賓心情振奮,充滿自豪和喜悅的激情。

  社評說,百屆廣交會能獲得中央如此高度評價和中外貿易界人士如此重視,確實實至名歸、名不虛傳。百屆廣交,見證了中國外貿從被封鎖、孤立到今日成功走向世界的全過程,更是中國人民自力更生、發奮圖強精神取得勝利的歷史見證。

  今日,中國出口商品行銷全球五大洲,各省市、企業的經營者手拿護照、機票,帶著合同、樣辦,隨時可以飛到全世界任何一個國家、地區談生意、做買賣,愁的不是找不到買家而是如何爭取個好價;他們實在無法想像當年廣交會草創初期中國外貿那種等人上門、求人上門的“淒酸”情景。早期廣交會,主要捧場客就是港商,會場內偶爾出現幾位黑膚色的非洲商人,就是大會隆重接待的“外賓”了,而當日場內最受歡迎或最大宗成交的商品,不外是小五金、土特產、梅林牌午餐肉以至貨值只有一元幾毛一隻的藤籃、草籃。

  社評指出,而反觀今天,對上一屆的第九十九屆廣交會,客商來自全球二百多個國家,人數十九萬人次,參展商品逾十五萬種,成交金額達到三百二十億美元。眼前第一百屆,準備接待的來賓更將突破二十萬人次。撫今思昔,能不令人感慨而又振奮。
交易會而能夠頒發“證書”,廣交會可謂首開先河。昨晚在慶祝大會上,總理溫家寶向多位長期參與、支持廣交會的中外客商頒贈了證明書和感謝狀,而其中,獲頒“老人牌”人數最多的就是港商。

  事實是,百屆廣交由小到大,中國外貿由被封鎖孤立到今日的遍地開花,港商確實是全力協助、功不可沒。當年在港英殖民管治下,港商參加廣交會,不是為了做生意、攞利益,反而是要承擔生意上的一些損失以至政治風險和壓力,因為出席廣交會可能會失去美國市場的訂單以至被列入“黑名單”,但不少港商為支持、協助國家發展外貿,不計個人得失,堅持年年赴會、屆屆參與,其愛國精神的確十分難得和感人。

  社評認為,昨晚安坐主禮台上的特首曾蔭權,目睹港商被溫總表揚和大會盛讚,當然會覺得十分高興、“有面”。而與此同時,曾蔭權大概也會進一步想到今後如何進一步加強本港與珠三角地區的經濟合作,以及更好為國家“十一五”規劃作出貢獻的問題。比起當年愛國工商界孤軍作戰的困境,今日的條件和局面已不可同日而語,作為特區政府,更有責任要為港商投資內地從法規、交通運輸、融資以至環保等方面創造條件、提供方便。曾蔭權以“大市場、小政府”表述香港特區的經濟政策,說明特區政府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的角色功能不可能一成不變,在加強與內地經濟融合、為本港經濟開拓前景的工作上,港商期望政府有更多的作為、有更高的效率。

  昨日百屆廣交的一件大事是“易名”,由“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更名為“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一字之易,意義甚大,準確反映了今日中國外貿形勢的變化和事實。而由“出口”到“進出口”,作為外資進入中國橋樑的香港,顯然可以發揮更大的“地利、人和”作用,吸引更多外資來港設立辦事處,特區政府和港商都要更好善用此一“易名”商機。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