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基文面臨六大難題 朝核居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10-16 16:49:00  


潘基文獲勝有五大優勢,面臨六大難題。
  中評社香港10月16日電/綜合現代快報報道,歷屆聯合國秘書長基本上均從眾多的人選中勝出。秘魯的德奎利亞爾從9位候選人中勝出,埃及的加利從15位候選人中獲勝,而此次韓國的潘基文從7位候選人中脫穎而出,均說明較量、角逐之激烈。他這次之所以能勝出主要有以下五個原因:

  首先,“五常”意見一致,但並非一帆風順。潘基文是在美國於4月就放言“不應拘泥於地區,而應選擇有能力的人來出任”、實際不同意亞洲地區推出秘書長候選人的氣氛中參選的。當時“五常”中,只有中國和俄羅斯主張從亞洲推出人選,而美國卻青睞於從北歐、中歐地區推出候選人,英國贊同美國主張,法國態度不明朗。西方媒體基本倒向美國一邊。但在安南態度明確,以及53個非洲國家和30多個拉美國家支持中、俄立場的情況下,其他三個常任理事國的態度才逐漸明朗。直至8月,美國總統布什才支持新秘書長應“來自亞洲”。 

  其次,亞洲國家識大體,顧全局。經過安理會第三次和第四次“意向性投票”後,斯里蘭卡、印度、泰國、約旦和阿富汗5位候選人看到自己的得票情況後,先後宣佈退出,進而力挺潘基文,以維護亞洲的權益,這對潘基文的高票勝出給予了很大幫助。 

  第三,韓國中小國家的地位,特別是韓國在穩定朝鮮半島局勢中所能發揮的作用,尤為多數國家所肯定。聯合國實踐表明,中小國家出任聯合國秘書長,既符合聯合國一貫傳統,能獲得更大支持,又有利於聯合國的團結和工作。此外,潘基文來自韓國,人們對他解決朝鮮核問題、從而穩定朝鮮半島的局勢抱有很大的期待,這也是他具有的優勢。 

  第四,韓國大力開展外交活動,沉著應對不確定因素。這次韓國上到總統,下至百姓都為潘基文的當選竭盡全力。潘基文在聯合國的遊說、到非洲國家進行工作,都取得了正面效果。更為突出的是韓國在碰到不確定的情況時能冷靜應對。 

  第五,潘基文本身條件優越。潘基文年輕時攻讀外交專業,並以優異成績通過韓國外務部的公派公務員考試。他曾任金大中總統的外交通商部次官,盧武鉉總統的外交政策顧問,現任韓國外交通商部長官,其外交能力出眾。他精通英語、法語,還掌握德語、日語等,所有這些也是他勝出的因素之一。

  朝鮮核問題 

  新一任的聯合國秘書長來自亞洲,這對於朝核問題的解決無疑又是一次機遇。朝核六方會談是目前世界公認的解決朝核問題的最有效機制。 

  然而,隨著近期朝鮮方面試射導彈,半島局勢又發生了新的變化。因此,新任秘書長第一步要做的是把朝鮮半島目前的形勢先穩定住,再運用自身在亞洲的外交經驗,儘快把朝鮮拉回到朝核六方會談的談判桌上來,然後才能考慮如何尋找永久性的解決方案。 

  伊朗核問題 

  伊朗核問題提交聯合國安理會恐難避免。因為,伊朗和西方的立場存在根本分歧。對於伊朗來說,保存鈾濃縮的能力和權利是其最後底線,不會輕易放棄。而對美歐來講,伊朗具備鈾濃縮的能力即意味著伊朗可能製造出核武器,這是根本無法答應的。 

  因此,新任秘書長在處理伊核問題時,應該進一步強化聯合國的主導作用,通過一系列激勵措施,迫使伊朗接受聯合國提出的一攬子解決方案,即支援伊朗根據《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的規定發展民用核能的權利,支援通過國際合作的方式在伊朗建設輕水反應堆。 

  中東求和平 

  隨著黎以衝突的爆發,中東和平進程能否繼續前行再度引起各方高度關注。因此,新任秘書長上任後面臨的頭等大事中,自然少不了中東問題。長期以來,聯合國在中東問題上投入了大量的資源。當中東問題“四方”(美國、俄羅斯、歐盟和聯合國)以“路線圖”計畫給中東和平帶來一絲曙光後,國際社會對身為四方之一的聯合國寄予了更高的期望。 

  美國欠會費 

  安南在任期間另一個未能治癒的頑症就是:如何收繳聯合國會費的問題。聯合國成員國所交會費的比例是根據每個國家的國民生產總值、人口以及支付能力等因素確定的。然而去年美日掀起的一場削減會費風波,幾乎讓聯合國陷入財政危機。截至今年7月,會員國拖欠的會費已達29億美元。 

  日本要入常 

  聯合國安理會擴容是安南提出的構想,其目的是使安理會更全面高效地履行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的職責。然而,安南並沒有在任期內達成任何改革方案。因此,這一問題也成為遺留問題,有待新任秘書長來解決。 

  其實,安理會改革實質是國際權力的再分配。改革力度越大,矛盾越尖銳。 

  傳染病防治 

  從去年到今年,全球籠罩在禽流感的陰影裏。對此,聯合國新任秘書長需要在上任之初就抓緊時間,組織有關專家共同商討應對措施。當然,同樣的工作也需要他用於愛滋病防治及其他傳染性疾病的防治當中。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