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印度戒心重重 擬列中國為安全敏感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10-19 06:49:55  


印度對華心態複雜。
  中評社北京10月19日電/世界上兩個最大的發展中國家,近兩天再次被傳言困擾。

  據印度《經濟時報》報導,印度相關政府部門提議起草一項外國直接投資(FDI)審查政策,其中將首次把中國列為“存在威脅印度安全的敏感國家”。據報導,新政策擬規定,對中國企業在印度的投資都需經過安全審查。

  不過,上述消息至今未得到印度官方證實。昨日,中國駐印度大使館商務處官員也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還沒有收到相關官方資訊。

  並非商業考慮

  到目前為止,印度政府還只是有選擇性地對來自中國的投資進行限制。例如,中國企業在印度投資港口、航空、電信和互聯網服務等領域可能會被否決。

  據報導,印度國家安全委員會(NSC)建議敏感行業、敏感地區以及外資來源地三個方面審查外資進入。在敏感行業方面,新政策計畫將醫藥、資料處理、冶金、IT硬體、石油勘探、石油運輸、石油精煉和消費產品等重要領域都包含在內。

  中國則是因被認為屬於“敏感國家和地區”,而被建議納入限制範圍。據報導,印度政府新的方案是對所有來自中國大陸、香港和澳門地區的投資從安全角度進行篩選,另外阿富汗、中國臺灣和朝鮮也將被列入“敏感名單”。

  對此,印度外交部認為,上述行動的實施如果不是基於普遍應用的適當原則,將會影響印度與相關國家關係。

  對於這項可能的政策,一些希望來中國投資的印度企業表示憂慮。印度最大的企業Reliance Industries Inc表示,希望政府鬆動對中國投資以展開雙方技術合作的限制。而在政治界,印度共產黨希望印度政府解釋為什麼“中國投資基礎設施會對印度的國家安全產生威脅”。

  中國駐孟買前總領事、印度問題專家鄭瑞祥昨日對記者表示,中國想擴大對印投資,但面臨很多困難,因為印度人為地設置了很多限制,這種不平衡的原因在於印度政府的政策,而並非出於商業考慮。

  印度企業界還擔心,印度對中國公司一再設置障礙,可能會影響到印度公司的在華利益。

  鄭瑞祥表示,目前印度在中國的FDI主要集中在資訊技術領域。中國IT市場非常適合印度企業,但印度IT業在進入中國市場過程中,同樣面臨其他跨國公司的激烈競爭,若在政治上形成偏見,這對印度公司的打擊會是災難性的。

  據報導,預計2007年,中國IT服務市場將達270億美元,印度公司能獲得較大的份額。

  2006年是中印的友好年。據新華社報導,10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羅幹在北京會見印度共產黨代表團時表示,進一步加強中印友好合作不僅符合兩國人民的共同願望和根本利益,也有益於亞洲乃至世界的和平與發展,中方將積極推動中印友好合作關係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繼續向前發展。

  鄭瑞祥表示,印度對中國投資採取的歧視性政策,與中印友好年的宗旨不符,印度對中國的猜忌心理不利於兩國的政治經濟關係發展。

  截然不同的待遇

  中國資本曾多次遭遇來自印度官方的歧視性政策。目前,中資公司在印度設立辦事處程式繁瑣,最少要耗時兩三個月以上,時間長的要6個月至1年。

  此外,印度對在敏感領域的投資極為小心翼翼。在印度第一大電信運營商Bharat Sanchar Nigam Ltd(BSNL)價值48億美元的GSM專案招標中,中興通訊和摩托羅拉率先出局。在此之前,印度政府已經因安全方面的顧慮推遲了華為和中興通訊在印度的投資計畫。

  除電信設備之外,印度政府對其他敏感領域的中國公司也心存戒備。2005年,香港和記黃埔參與印度孟買和金奈兩個城市的集裝箱碼頭開發建設專案投標時,遭遇印度軍方和情報部門的無端猜忌和阻撓,理由同樣是“影響國家安全”。直到目前,和記黃埔公司也未能得到印度國家安全委員會所做出的參與競標許可。

  目前,中國是印度的第三大貿易夥伴,印度是中國的第十一大貿易夥伴,但中印間的投資卻依然顯得冷清:有資料表明,到2005年6月止,中國企業在印度投資只有2633萬美元,位居在印度投資的100多個國家的第60位。有報導稱,目前有150家印度公司參與了中國近2000個工程,但在印度只有50家中國公司。

  但在投資中國方面,近兩年印度大型公司則多有斬獲。繼 TCS、Infosys、W ipro等印度三大軟體巨頭進入中國市場後,印度國家銀行目前已在上海設立分支機搆,開始對印度企業和試圖進入印度市場的中國企業提供金融服務。2005年,印度米塔爾鋼鐵公司控股華菱集團,進軍中國市場。

  據印度《金融快報》10月13日報導,根據“芝加哥全球事務委員會”的調查,56%的印度人和46%的中國人認為兩國合作大於競爭。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