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日報:對蘇貞昌不必再有任何期待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10-19 07:18:49  


蘇貞昌一直在政壇打太極拳。
  中評社香港10月19日電/中央日報網路版發表社評指出,在中正機場改名之後,“正名”運動最近又積極進行,“行政院”除了悄悄評估中字正名作業,並優先鎖定中華航空,預估在一年之內完成,此舉除了顯示民進黨政府加速“去中國化”的腳步,也證明蘇貞昌完全沒有緩和兩岸關係的誠意,為了保住“院長”位子,不惜浪費鉅資,去做毫無意義的事情來向獨派示好交心。

  2004年12月5日,陳水扁提出要將“容易與中國混淆的單位”,包括外館和國公營事業正名,宣稱要在兩年之內完成。但在美國明確表態反對下,並無具體進展;謝長廷在“行政院長”任內,雖曾一度重啟正名計畫,依可行性及難易度分階段進行,不過在推動“和解共生”的政策考量下,也決定暫緩。

  就事論事,正名計畫之所以難有進展,主要是因為各個相關單位都有相當歷史,一旦改名,不但要付出高額成本,而且還影響商譽和業務。以最近被迫與交通銀行合併的中國國際商業銀行為例,改名為兆豐銀行後,商譽損失估計即高達一百五十億元,客戶流失還不算在內;至於中船、中油改名,即使保守估計也要數十億元!事實上,中油內部早就多次進行評估,其結果沒有一次不是負面,其原因就是諸多合約,一旦改名,必然影響業務推動,影響很大。這也就是各個單位始終並不樂成的最大原因。

  然而,民進黨政府為了“去中國化”,不計一切代價,蠻幹到底。據了解,“去中國化”方面,法律尚未開始推動,法規命令七、八十種已經完全改名;今年8月12日,陳水扁提出中正國際機場改名的構想,不到一個月“行政院會”就迅速通過,花費的代價至少數以千萬,但除了獨派人士喊爽之外,看不出任何實質的好處,連日來更有許多反彈。

  令人痛心的是,在獨派揚言“倒蘇”的壓力之下,蘇貞昌最近又在“行政院”設立正名小組,宣稱將以“成本最小、糾紛最少、影響最小、對國人最有利”,做為推動的依據。據說下一波正名的對象已鎖定華航,可能改名為“台灣航空”或“福爾摩沙航空”,預計時間應不會超過一年!此說如果屬實,問題極為嚴重,因為華航在國際間名聲甚佳,如果改名,不但要浪費許多錢,而且平白丟掉多年經營的商譽,再者,以華航名義所簽航權,一旦“正名”,很可能就會失去。

  社評最後說,我們必須指出,蘇貞昌上任之初,以“說實話,做實事”自我標榜,外界也寄以極高期待,希望他能發揮“衝、衝、衝”的精神!然而,一年來的表現,叫人失望透頂,對於陳水扁和第一家庭的貪腐弊案,他始終不敢碰觸,生怕得罪陳水扁;原本號稱要藉經續會鬆綁兩岸經貿政策,在獨派施壓後,蘇修路線無疾而終;為了討好獨派,他不敢與國民黨主席馬英九會面,卻低聲下氣地向李登輝輸誠;明知公營事業虧損連連,問題百出,卻不急於整頓,而正名困難重重,得不償失,卻要積極推動;為了取悅陳水扁,他除了言必稱“總統”英明之外,更以“甜點”自居,極盡卑恭屈節之之能事!凡此種種,無一不是為了保住位子,完全看不出一個“閣揆”應有的擔當與作為,對於這樣的蘇貞昌,我們還能寄予任何希望嗎?


    相關專題: 台灣政黨博弈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