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馬宋條件說 要命重點沒曝光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10-21 09:26:48  


  中評社香港10月21日電/台灣黨政人士透露,國民黨主席馬英九與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多次親自及透過第三者溝通,所談“條件”不只一個,曾經有過四個模式的推演,不過,馬英九與宋楚瑜各有堅持,雙方無法達成共識。

  聯合報報道,據了解,四月二日馬宋會時,曾觸及台北市長共推人選機制,雙方考慮了四種整合模式,包括宋楚瑜加入國民黨初選的“周錫瑋模式”、宋楚瑜與國民黨參選人民調決勝的“王建煊模式”、協調正副搭檔的“連宋模式”、以及協調退選的模式。

  據指出,當時親民黨主張國民黨參選人禮讓宋楚瑜,但馬英九以“初選制度已建立”為由拒絕;國民黨建議採“王建煊模式”,讓宋楚瑜與國民黨初選勝出者一起民調,但宋楚瑜不信任民調。宋楚瑜最後主張,“由兩黨秘書長繼續協商”,國民黨高層解讀宋的意思,“等於這問題就談到這裡。”

  既然協調不出“共推機制”,馬宋透過第三者,溝通“勸退條件”。據了解,雙方討論過的條件很多,除了“立委”選舉的提名問題、“總統”選舉合作外,還包括國民黨主席、國親聯盟盟主等職位。

  黨政人士分析,“二○○七年馬英九宣布參選‘總統’”、“二○○八年當選‘總統’後”兩個時點,都極可能辭國民黨主席,此時是宋楚瑜重回國民黨的適當時機;若宋楚瑜返回國民黨,接掌黨機器,不但可讓國親重新整合,宋楚瑜在泛藍的“歷史定位”,也可以正面評價。

  但國民黨高層表示,馬英九一向強調“體制”;若私相授受黨主席職位,“馬英九所受質疑會超過宋楚瑜”。他分析,馬英九不可能如此權謀,不會接受此案,黨員也不可能接受。

  國民黨方面折中主張,則是繞過“國民黨主席”一職,以體制外編組“國親聯盟”為架構,尊宋楚瑜為“盟主”。馬英九曾將此案與榮譽黨主席連戰討論,連戰也認為可行,還找來核心幕僚徐立德、林豐正等研究作業方式;但後來宋楚瑜認為自己“何德何能?”拒絕。

  黨政人士分析,馬英九“爆料說”經媒體報導後,親民黨方面反應相當激烈,“這是因為重點還沒說到,目前曝光的條件只是隔靴搔癢而已。”他說,親民黨話說得很重,就是警告國民黨“到此為止”,若馬宋所談條件真正曝光,國親合作將走入歷史。 


    相關專題: 台灣政黨博弈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