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厚鏵:澳門建構和諧社會 須有特點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10-25 11:50:14  


何厚鏵認為,澳門建構和諧社會,需要配合自己的特色。(資料圖片)
  中評社香港10月25日電/中國在“十六大”中提出要建構和諧社會的目標,在港澳兩場也引起廣泛討論。日前澳門特首何厚鏵就為討論此一課題,與澳門社會人士和學者進行座談會。席間何厚鏵提出,澳門要建構和諧社會,需要突出自己的特色。

  《澳門日報》報道,澳門行政長官何厚鏵昨日下午與本澳社會人士、學者座談,提出硏究澳門構建和諧社會的課題。他認為,在“一國兩制”的前提下,澳門構建和諧社會應有本身的需要和特點,他希望本澳有識之士以至社會各界共同思考,探討澳門構建和諧社會的路向。此外,在澳門可持續發展策略硏究中心的協調下,本澳社會人士、學者計劃明年赴廣東省及韓國考察訪問,就發展文化產業的課題向當地取經。 

  擬定施政報告前聽取意見 

  何厚鏵任內第八份施政報吿將於下月中發表。一如旣往,特首在擬定報吿前夕與本澳各界人士、學者座談,聽取他們對社會形勢及政府施政的意見及建議。有與會者表示,昨日的座談會大致分為兩個主題,前一部分為聽取社會人士就來年施政報吿發表的意見或建議,後一部分為共同討論澳門發展文化產業的課題。其中,多位社會人士、學者都談及澳門構建和諧社會的問題,何厚鏵也就此發表了看法。 

  綜合多位與會者,何特首對該問題所作的發言,似有向全社會提出新一個課題之意,特首談及,國家以至澳門特區都在朝着“構建和諧社會”的目標,不懈努力,在確保“一國兩制”的前提之下,兩地的社會制度不同,內地的“和諧社會”,與澳門特區的“和諧社會”,兩者的步驟、內涵有否差異,可否互相借鏡? 

  澳門特別行政區在致力構建和諧社會的過程中,基於本地的社情民意,有沒有本身的特色?他認為這些課題都値得本澳有識之士,以至社會各界充分討論,共同思考。 

  重視文化產業課題 

  學者陳欣欣會後接受訪問時就認為,澳門和諧社會的建設,應該要符合本地的傳統和社情,包括本地居民的生活習慣、處事模式,澳人的意識形態等。這些課題須要深入硏究,摸索屬於本地構建和諧社會的思路,進而提出有關的策略,而非空喊口號那般簡單化。 

  行政長官也與社會人士、學者繼續討論澳門發展文化產業的課題。對此,有與會者倡議“澳門老字號”、弘揚本土企業的人文精神;有論澳門的飮食文化應該加強包裝,樹立自身的品牌;有社會人士關注到特區政府的新聞部門及公營傳播企業,未來所承擔的定位功能以至推動文化產業的作用等。也有學者建議政府要以政策引導,調節文化市場。 

  何厚鏵在聽取意見期間表示,希望澳門文化產業的發展,一方面旣要有經濟效應,另一方面起到推廣宣傳澳門本土文化的作用。他注意到近年香港多齣以澳門為故事背景的電影,不但結合澳門的景觀,且有着濃烈的本土文化氛圍,在國際贏得甚佳的聲譽。他認為這一種借助外地技術力量、知名演藝人員參與製作,以電影、電視劇集推廣澳門的方式,是値得思考的。總而言之,他希望社會就這一課題,廣泛發表意見。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