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中國巨額外儲影響了全球金融體制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10-25 21:09:09  


  中國在美國出售了很多商品,同時也累積了巨額的美元。然後,他們又通過購買美國發行的各種債券把其中大部分美元借給美國,這些借據形式包括美國財政部發行的債券、聯邦機構債券和私人部門的債務。

  由此所造成的結果便是美國對中國欠下了大得驚人的巨額債務,可是布什政府看起來對此一點也不感到擔憂,因為布什政府需要外國貸款來為其預算赤字籌措資金。不過,也有理由暫停布什政府的這一作法了。《華爾街日報》本周報道說,中國持有的外匯和有價證券有望很快超過1萬億美元,比2000年增長了5倍。其中有近70%的外匯儲備據信是美元或基於美元的資產。

  當然,1萬億美元也不會比9900億美元具有更大的和更深遠的影響力,但是中國持有外匯和有價證券的規模及其增長速度卻意味著美國脆弱性的不斷增加。

  過去數年,中國的貸款幫助美國國內商品的價格和利率維持在低水平,還強有力地支持了美國的大幅減稅政策。由於北京當局決定要把外匯儲備多樣化,增加投資其他國家的貨幣,而且還要在國內花費更多的錢,所以如果中國對美國的貸款枯竭的話,那麼美國國內的商品價格、利率和稅收將很有可能上升。如果中國對美國的貸款很快就結束的話(當然這是一種最壞的打算),那麼所造成的後果便是有可能引發一場嚴峻的金融危機。緩慢地降低意味著美國人的生活水平將呈長期的下降趨勢,因為高昂的生活成本的鐘聲已經敲響了。

  中國可能從來都不會以傷害美國的方式快速減持美國國債,但事實是中國已使全球的金融體制變得更加不穩定了。投資者和商人對來自北京的可能轉變處置外匯方式的任何暗示都極其敏感。

  布什政府的官員還憂慮這樣一種情形:由於發展中國家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有附加條件的貸款感到不滿,於是他們就決定直接從中國借錢。這將使北京能夠對新興市場以及這些國家的政府施加更大影響力。(摘自10月21日《紐約時報》)(來源: 環球時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