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人民日報:和諧社會,又一重大理論創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10-27 12:07:08  


  中評社香港10月27日電/《人民日報》今天刊登中國改革開放論壇理事長鄭必堅的文章說,《中共中央關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第一個關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綱領性文件,是中國共產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又一個偉大創新。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上,都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文章指出,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這一重大戰略任務,進一步完善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確立了中國共產黨在整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過程中必須始終堅持的治國理政的核心理念和奮鬥目標。回顧中國共產黨在改革開放以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動豐富的實踐和認識過程,可以看到,提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理論,實在可以說是堪與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相媲美的又一重大理論創新。如果說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是科學地界定了我國現階段社會的歷史方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是科學地界定了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取向,那麼,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理論則是對整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社會建設的一個總體定位。

  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這一重大戰略任務,進一步深化了中國共產黨關於改革、發展、穩定相統一的基本方針,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提供了根本保證。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不僅是指建設成果要惠及十幾億人口這樣的共同建設、共同享有之“全面”;而且還包括要實現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和生態文明這五大文明協調發展之“全面”。這才是真正的小康社會建設之“全面”,也才是真正的和諧社會建設之“全面”。

  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這一重大戰略任務,進一步明確了制度建設是根本性建設的戰略思想,向著鄧小平同志提出的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各方面更加清晰的目標邁出了實質性步伐。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進一步從包括經濟、政治、文化諸方面連同人與自然關係在內的更寬廣的角度,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出更完善、更帶整體性的鮮明概括。進一步從全面把握社會關係、系統加強制度建設的層面,推進了關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識和實踐。

  文章指出,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這一重大戰略任務,進一步深化了中國共產黨要提高抵禦各種風險考驗能力的戰略思想,為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確保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國家長治久安,奠定了科學的思路和機制。中國共產黨清醒地意識到,伴隨著國內諸方面社會關係的急劇變動,伴隨著國際交往和經貿摩擦的日益增多,我國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將會遇到來自國內的和國際的,可預料的和不可預料的,經濟的、政治的和文化的等各種風險的考驗。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這一重大戰略思想和重大戰略任務,可以使中國共產黨在領導中國由不發達國家到中等發達國家的歷史性大飛躍中,有必要的精神準備和明確的立場,有一系列應對和化解諸種矛盾、問題和風險的戰略思考及切實措施,更能經受住各種風險的考驗而立於不敗之地。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