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人民幣逼近一算,資金流向堪注意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11-28 10:07:58  


  中評社香港11月28日電/香港大公報今日發表社論說,昨日人民幣匯市的美元收市價為七點八四六,首次進入港元兌美元波幅區的下限,顯示人民幣與港元匯價達致一對一的日子正愈來愈近。由於昨日港元對美元收市價為七點七七五六,與人民幣匯價尚有一段距離,故距一對一仍有一步之遙。不過,內地銀行櫃台現鈔交易已出現人民幣貴過港元的情況,先行突破一對一。這也顯示匯市官價或會在不遠的將來出現同樣情況。本來這個發展並非意外,早在年中便有不少分析員估計,一對一會在今年內出現。按目前情況看,這預測如不中亦不遠矣。

  雖然市場會視一對一為重要的心理關口,但實際上這並非什麼魔術數字,一經到達便會出現神奇效應。根本的問題是人民幣漸進升值之勢似已形成,而由於港元將繼續與美元掛鈎,故港元相對人民幣也將不斷貶值。這些變化,行將帶來實體經濟及金融市場的各種影響,本港各界必須加以注意,並探討應對之道。

  社論表示,對人民幣及中國的金融管理當局來說,一對一實在沒有很大的實際意義,更大的問題是人民幣匯率政策的透明性不足及不確定性。在去年中,中國推出了重大的匯率機制改革,把人民幣與美元脫鈎,轉而採用與一籃子貨幣掛鈎的政策,至今累積對美元升幅已逾百分之五,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問題是在市場心目中,當局已採取了「爬行升值」策略,而這自然招來更多的炒人民幣升值投機資金:因座底有百分之幾的回報而風險又不高。因此,人民幣資產如內地企業的股票及樓市等,都吸引了大量國際游資或明或暗的到來炒作。在這問題之上,還有國際政治因素,主要是中美關係亦似對人民幣匯價有影響。尤其是當美國財經高官如財長及聯儲局主席等快將聯袂訪華時,對人民幣升值的預期及投機將會如火上加油。

  在這種大形勢下,對本港財經尤其港元的影響便更令人矚目。從實體經濟上看,由於港元的相對貶值尚淺,且屬緩進而行,故絕不會造成衝擊。對港人北上消費,港商在內地投資及出口生產等則會不利,部分生產低檔產品的內地港商,由於出口價值難於提升,已開始感受到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對本港消費同樣有不利影響,如有三成來自內地的食品,其價格趨升已屬必然,對本港通脹將有哄抬作用。另一方面,港元相對貶值也有利於吸引內地人士來港消費及投資。不過,由於兩地間價格差距很大,故一點兒的港元貶值,對重組兩地消費的作用也不會很大。

  社論指出,對香港影響更大的,或將是來自跨境資金流動。首先是港人會增加到內地投資人民幣資產,包括到內地置業等。第二是在內地尤其鄰近珠三角地區的港元流通將減少。據報道區內已有不少商舖拒收港元,而深圳銀行的港元存款已呈明顯降勢,反映兌換人民幣以保值之風更盛。此外,炒人民幣升值,及港元追隨相對美元升值的風潮將更盛,從而吸引更多國際游資來港投入股市樓市,或借路轉入內地。

  社論認為,這些情況將引來一些問題。首先是游資長旺令港元利息長時間偏低於美息,破壞了聯匯制下港美息差必會消減的定律。這樣加上通脹回升,會否由導致負利率而引發新一輪的資產泡沫?其次,由於香港與內地經濟一體化程度日深,港人或有必要為港元相對人民幣貶值做對沖,可行之法包括投資於各種人民幣及非美元外幣(如歐元)資產。如此大量進行,將對本已因美港利息差長期化而扭曲的聯匯制再添風險。這雖不一定會引發貨幣危機,但其長遠意義卻值得關注。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