萎縮論不攻自破 美華人參政陸續有來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12-27 11:27:59  


  中評社香港12月27日電/美國華人參政經歷長盛期之後,曾面臨暴風驟雨。2005年華裔鄧式美辭去三藩市市估値官職務,《三藩市市紀事報》曾載文預言,亞裔參政將會萎縮。華人社區也曾憂心忡忡。過往市曾有多達三位華裔市參事的局面,也似成歷史。但今年11月份的華人參選獲勝,華人參政“萎縮論”不攻自破。隨著餘胤良當選加州參議員,趙悅明險勝而出,三藩市市華人參政還是大放異彩,陸續有來。

  華人政壇燦爛群星

  據澳門日報報導,無可否認,三藩市市華人參政局面,現在是歷史上人數最多的時候,其中包括三藩市市代表余胤良一舉由眾議員晉升加州參議員,寫下了歷史上首位華人參議員的歷史。華埠商人,第三代華裔移民趙悅明也意外勝出,從而保住了三藩市市參事會有華裔代表的局面,也是三藩市市華裔廁身市議會第八人。

  自2005年三藩市市長阿裏奧圖任命嚴津欣為市參事以來,先後有劉貴明、謝國翔、鄧式美、葉克本、餘胤良、馬世方、趙悅明當選市參事。這使得佔據二成人口的華裔有了自己的代言人。目前,灣區華人參政的還有州議員馬世方、市估値官丁右立、三藩市市高等法院法官郭麗蓮、三藩市市高等法院法官鄧孟詩、灣區董事方以偉、三藩市市教育委員餘鼎昂、馬兆光、社區大學校董黃松錚。

  此外,還有三藩市市員警局長方宇父。在東灣方面,還有奧克蘭市議員張明德、關麗珍,阿拉米達縣議員賴燕萍。南灣方面,有庫比諦諾市市長胡宜蘭、副市長郭樹培,辛尼維爾市長李洲曉,薩拉托加市長劉嘉琳等。

  “萎縮論”並不存在

  事實上,華人參政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基礎,華人選票厚實,只是由於選區選票劃分的原因,華人參政出現了調整期。如2005年鄧式美受主流媒體攻擊,加上婚姻出現問題,她辭去了市估値官之職務,華人參政也陷入低潮。三藩市市市參事餘胤良當選加州議員,馬世雲也走馬競選加州眾議員,三藩市市市參事會華人席出現真空。11月,儘管有近十名華人出馬競選市參事,但幾乎全軍覆沒,最後趙悅明突圍而出當選。人們已看到,華人參政並未萎縮,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華人參政東西並進

  美國華人參政一直以美西最為蓬勃,90年代有駱家輝當選華盛頓州州長,俄勒岡州吳振偉追趕也當選國會聯邦眾議員。市縣級華人參政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但美東地區華人參政則大為落後。但這種局面已打破。21世紀初,劉醇逸當選紐約市議員,後又有孟廣瑞當選紐約州眾議員。2006年楊愛倫當選紐約州第一位華裔女眾議員。基層職務也有一批華人當選,至今東部華人參政也可媲美西部。東西部華人參政並進,出現世紀少有的華人參政好勢頭。

  華人參政前景光明

  華裔參政走過了漫長的歲月,積累了厚實的基礎。只要華人及時調整策略,還可在華人參政上再立奇功。曾一度被認為對華裔不利的三藩市市優選選擇投票,今次則產生了劉悅明市參事。優選票允許選民選擇三名候選人,如有超過50%選票的候選人,則可獲勝。但如果未過半數,就計入第二、第三候選人選票進行篩選定出勝者,這避免了浪費人手資源的第二次投票。華人社區也開始認識到,選擇投票也可化弊為利,利於華人參政。有關人士以今次為實例,動員華裔投票,並寫上華裔候選人。華人參政前景光明,相信可以再結碩果。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