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萬長:經長任內 未打壓王永慶登陸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1-04 10:45:47  


  中評社香港1月4日電/台塑企業創辦人王永慶即將出版的口述自傳,感嘆錯過當年海滄投資計畫,並透露當年台灣政府強力阻擋他前往大陸發展的祕辛。當年任“經濟部長”、現任中華經濟研究院董事長蕭萬長昨日指出,他擔任“經濟部長”任內,一直協助台塑企業在台灣投資六輕,並未採取消極作法反對王永慶赴大陸發展。

  台灣經濟日報報道,蕭萬長甚至認為,台塑企業雖錯過大陸海滄計畫,但後來到麥寮投資六輕,卻讓台塑企業抓住機會,才有今天的龐大規模。

  蕭萬長說,王永慶在口述自傳中提到政府向他下最後通牒,但他“從未聽說過有最後通牒”這件事,但當年他身為“經濟部長”,為協助台塑企業把六輕做起來,做了許多建議,也幫了許多忙,例如當年僅中油可以投資煉油廠,“經濟部”特別打破中油壟斷煉油,建議台塑企業六輕可以投資煉油廠,不但整合石化上中下游,也跨足油品市場。

  蕭萬長說,台塑企業當年本來選在宜蘭利澤工業區蓋廠,但這塊地面積才300多公頃,根本不敷所需,六輕後來擴大到煉油廠、需要工業港,至少要1,000公頃的地,因此他擔任“經濟部長”任內,積極協助台塑企業找地,打破中油獨占並協助適用產業升級條例,才促成這項重大投資。

  他強調,“經濟部”從積極面協助其在台投資,單純的想法是台塑六輕投資計畫相當龐大,如果在台投資,不論是資金、人員等,也無法同時兩岸進行投資,“經濟部”是從積極面協助六輕計畫,而未從消極面反對台塑去大陸發展。

  當年在第一線與台塑溝通、談判,協助台塑企業開發六輕離島工業區的核心官員,前“經濟部”工業局副局長、現任“經濟部”技監的潘丁白指出,王永慶74年計劃在利澤工業區興建輕油裂解廠,遭當年宜蘭縣長陳定南反對後,轉進桃園觀音工業區及嘉義外傘頂洲,都受到阻撓,一度對台灣心灰意冷,避走美國,把這項投資案全交由他胞弟,也是台塑企業創辦人王永在負責。

  潘丁白說,政府允諾台塑企業同意開發雲林離島工業區,台塑企業那時不相信,王永在還跑到“經濟部”確認,如今,台塑企業六輕計畫,從第一期一直擴大至第四期,總投資額逾4,000億元,集團發展獲致更大的競爭力及獲利。

  他指出,王永慶感嘆錯過大陸海滄投資計畫,但當年大陸的環境,還有很多變數,海滄計畫未必就會成功,也未必如王永慶所言,可以開展台塑石化王國;相反的,當年政府全力協助台塑企業在台灣投資六輕,甚至到後來接連的擴大計畫,台塑企業集團才有今天的營運規模,“現在台塑賺大錢了!”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