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力霸爆了,抱它睡覺的官員毫髮無傷?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1-11 09:32:11  


  中評社香港1月11日電/台灣聯合報今日刊登社論說,力霸風暴引發中華銀行擠兌,短短數日,將金融重建基金的四百億元存糧幾乎吃光;金管會副主委張秀蓮報告此事時竟然兩手一攤說:“我們也被騙了!” 

  力霸風暴並非等閒的企業掏空弊案,它除了影響相關企業投資人權益,也造成整體股市驚慌重挫,更累及旗下銀行導致存款戶恐慌擠兌,迫使政府不得不介入接管。面對影響如此深廣的弊案,政府的反應不僅慢三拍,更荒謬的是,力霸負責人王又曾夫婦竟能在風暴邊緣好整以暇地帶著數十箱行李出境,逍遙海外。 

  社論說,從王又曾的臨陣潛逃,及王令麟大罵其父“丟臉”、“不會回來了”,力霸這次的掏空危機顯係惡性且有預謀。但在一個法治台灣,是誰讓貪婪的紅頂商人可以如此予取予求?又是誰讓不負責任的企業家可以揚長而去?號稱“實事內閣”的蘇貞昌行政團隊的官員可否告訴人民,你們做了什麼把關工作?

  力霸風暴其實不是一個突發事件。去年中國力霸即因二度減資,以及關係企業內部不正常的股票質押貸款,而被業界視為財務已傳出警訊。此外,中華銀行因逾放比偏高,被金融重建基金列為七家“列管銀行”之一,當然是重點監管對象。金管會主委施俊吉還大言不慚地說,力霸發生問題“有十年”了,並謂“聰明人”都知道要小心它的股票;這表示他並非不知力霸問題之嚴重。那麼,為什麼手上握有一切監管利器的金管會,卻坐視這個惡性掏空案惡化至使社會驚惶的地步? 

  社論指出,這不只是政府某一個環節鬆脫而已,這其實是整個系統的失控。首先,力霸和嘉食化向法院聲請重整,卻逾期才揭露資訊,人已逃之夭夭。這種時間差的漏洞,證交所早該透過院際協調尋求彌補,建立自動通報制度;可是,證交所卻始終消極以對,只會在事後開罰。試想:台灣的損失是數以百億計,股市市值的挫跌更難估計;證交所卻只能處以四百多萬不痛不癢的罰鍰,豈非徒讓掏空者訕笑? 

  再說,中華商銀被列管已不止一朝一夕,金管會除督促它改善,更須防止其惡化,結果卻是兩端落空。攤在眼前的事實是,中華商銀不僅財務未見改善,反而繼續違規貸款給關係企業,任由家族企業當成私庫掏取;甚至,還能以“外資即將併購”為由矇過金管會。當初政府成立金管會,是為了集中事權,提高管理效能;孰料,偌大的公權力交到這些官員手上,他們卻“抱著地雷睡覺”,驚醒後竟然還宣稱自己“也被騙了”。這樣的託詞,多少民眾能接受?

  社論表示,更令人扼腕的是,調查局經濟犯罪防治中心其實也已早一步發現力霸資金有異狀,正在監控其流向;可惜,由於各單位各自為政,加以金管會、證交所等主管機構反應遲鈍,竟讓當事人從容出境離去。俟人已出走、事已失控,政府才發布限制出境令,不是自打嘴巴嗎? 

  正在尼加拉瓜訪問的陳水扁昨天隔海放重話,要求蘇貞昌要“好好管”失職部門,顯然對政府環環失控也感到不滿。但別忘了,五年前陪著陳水扁在塞內加爾大撒美鈔的,不就是政商關係良好的王又曾嗎? 

  社論指出,更別忘了,中華商銀今天的問題,也是陳水扁一次金改未竟其功的遺禍。民進黨“立委”雖仍緊咬王又曾與國民黨的關係,但民進黨執政近七年,仍不能收拾其口中所謂的“前朝餘孽”,這不愧對政黨輪替嗎? 

  為力霸風暴付出三四百億,金管會的“被騙說”說得好像自己是台灣最大詐騙案的“苦主”。事實上,相信政府會在意金融秩序的民眾才是真正的苦主;他們哪裡曉得,那些煞有介事的財金部門,其實是抱著公權力在睡覺。 

  陳水扁說,“若有違失責任,不可寬貸”。現在,地雷爆了,台灣社會損傷慘重,“行政院”應當告訴人民:那些抱著地雷睡覺的官員難道毫髮無傷?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