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 
成思危:中國不能接受“資本無道德”經濟理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1-29 14:42:34  



  文章進一步指出,構建和諧社會,企業的努力至關重要。因為企業不僅是社會財富的主要創造者,是有效配置經濟資源的市場主體,而且也是社會經濟組織。企業的活動不僅影響社會利益分配格局,而且也影響著社會政治、文化變革,影響著人們的道德價值取向,還特別影響到自然生態環境變好還是變壞。社會對企業的期望,是要求企業維護和促進社會公正、公平,平等地保障各方相關利益。令人高興的是,中國已涌現出一大批遵守法律、堅守道德、注重公益的企業和企業家。

  但是,文章提醒,中國企業不負社會責任的現象還相當嚴重。據安監局李毅中局長透露,中國由於生產安全問題每天死亡320人,而一些礦難完全是黑心礦主與地方官員相勾結,無視礦工死活、非法開採所釀成的惡果。其他如蘇丹紅事件、環境污染事件、農民工欠薪事件等企業社會責任事件也時有發生;還有些跨國公司以本土化為名漠視社會責任,去年就有33家在華跨國公司被環保部門列入了水污染黑名單。

  另外,文章認為,要形成一種社會道德輿論,對不負社會責任的企業進行譴責,對勇於踐行社會責任的企業進行讚揚、鼓勵。但僅有道德約束是不夠的,還必須建立健全企業社會責任的法律制度,對違反法律和社會責任的企業嚴厲懲罰,否則就是對認真履行社會責任的企業的不公正。道德和法律,自覺和強制,相互作用並行不悖。相信會有更多的中國企業和企業家踐行美德倫理,自覺自願地承擔起社會責任。

  文章最後援引管理學大師德魯克的話說:凡是能促進社會進步與繁榮的也都能增強企業實力,帶給企業繁榮與利潤。文章提議,為了人類生活得更美好,為了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為了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企業要勇於承擔起社會責任。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