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中亞尋求能源 也遭指責威脅美國利益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2-07 18:15:13  


  中評社香港2月7日電/中國的進行全球佈局,尋求穩定能源供應,原來在美國人眼中,也是一種威脅。有美國專家認為,中國在中亞地區尋求能源的企圖,威脅到美國能源供應多元化的努力。

  中國為了確保自己經濟發展所需要的能源供應而在全球極力擴大能源來源。除了非洲和拉丁美洲,中亞地區在中國的全球佈局中佔有特殊重要的地位。

  據美國媒體報道,美國保守派智庫傳統基金會研究員科恩在最近撰寫的論文“美國利益和中亞能源安全”文章中指出,中國進入中亞的能源市場之後,不僅打破了俄羅斯的壟斷地位,而且也威脅著美國能源多元化的戰略目標在這個地區的實現。

  科恩在文章中說,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在2006年併購了哈薩克石油公司,並跟好幾個國家簽署了幾個重要的油氣管道協定。

  他說,中國和俄羅斯聯手削減美國在這個地區的影響力。

  詹姆斯敦基金會總裁霍華德認為,中國在這個地區的能源努力跟美國和西方已經形成競爭關係。

  他指出,美國在中亞地區的主要擔憂是中國與哈薩克的石油項目。美國希望哈薩克能夠把石油通過管道運送到巴庫。但哈薩克堅持兩千萬噸中要分出一千萬噸輸送給中國。中國要求拿到兩千萬噸,這方面雙方的競爭非常明顯。

  他說,“美國方面目前還不特別擔心,因為哈薩克政府對美國還很重視”,但關鍵的是,中國在這個地區的活動越來越多,“這勢必會對美國的利益帶來更大的影響”。

  霍華德認為,目前美國缺乏一個長期的中亞戰略。美國關注這個地區的安全、民主、人權,但能源是美國在這個地區的核心利益所在。

  應邀到詹姆斯敦基金會演講的中國中亞問題專家、上海社會科學院上海合作組織研究中心主任潘光表示,中國跟中亞的關係是在1991年前蘇聯解體之後才開始快速發展的,在這段時間,雙邊關係得到全面和大幅度的加強。

  潘光指出,中國與中亞地區的雙邊能源合作是全面關係中最重要的一部份,在1995年,雙邊的經貿額只有5億美元,這包括中國跟中亞五個國家的貿易額。但到2005年,經貿額就到了85億美元。在14年中,經貿額增長了16倍。

  他表示,在中國缺乏海上能源通道保護能力的時候,中亞地區的能源對中國來說具有極為重要的戰略價值,有關油氣管道舖成之後對提高天然氣在中國能源結構的比例和推動中國西部開發戰略都具有重要意義。

  潘光在回應霍華德的說法時表示,中國其實也沒有一個明晰的中亞發展戰略,這個戰略還在形成過程中。

  不過,潘光指出,各方在中亞能源方面的競爭關係是明顯的,但並不是零和遊戲,而在很多情況下是合作的關係。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