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成全球大型武器部署最密集地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5-19 13:27:45  


台灣購入的各種武器中95%以上都來自美國。而從1996年至2003年的8年間,台灣軍購總額接近200億美元,躍居全球第二。
  中評社香港5月19日電/據最新一期美國《國防新聞週刊》日前報道,台灣當局準備向美國提出採購60 架更為先進的F—16 C /D Block52型戰鬥機計畫。《中國青年報》分析稱,在目前台對美三項軍購:潛艇、反潛機、愛國者導彈還在台灣“立法院”頻頻被否的時候,台灣當局此舉充分顯露出其軍事“急獨”的本質。 

  中新網引述報道指出,當前,台灣軍方正在進行一系列的改革和調整,特別是通過加緊軍購,提升作戰實力。結合近期台在靠近大陸的東引島部署導彈,打破兩岸不做“前進部署”的軍事默契,以及部署IDF戰機模擬襲擾大陸,均說明台灣軍方“挾洋自重”,正在加緊推行陳水扁“決戰境外”的戰略思想,軍事冒險性明顯增強。 

  據統計,台灣購入的各種武器中95%以上都來自美國。而從1996年至2003年的8年間,台灣軍購總額接近200億美元,躍居全球第二。 

  據有關資料披露,目前台灣每萬平方公里擁有各類軍用飛機363架,就軍用機場和備用機場來說,每萬平方公里擁有9.7個機場;就海面作戰來說,每萬平方公里擁有37艘軍艦;就地面力量來說,每萬平方公里擁有坦克429輛、火炮462門、裝甲車402輛,戰術短程導彈每萬平方公里也超過3000枚。而軍人數量,每萬平方公里則擁有10.6萬人。 

  完成“二代建軍”後的台灣,按其面積計算,已經成為地球上大型武器部署最密集的地區。台灣大型武器部署數量,遠遠超過許多重要地區、包括熱點地區數倍甚至數十倍。面積只有3.6萬平方公里的台灣島,成為“當代武器博覽會”、“現代化的火藥庫”。 

  隨著新武器的到位,台軍的建設思想與發展理念都產生了相應的變化。從軍購武器裝備的種類和數量看,台軍總體建軍呈現出以下趨勢: 

  首先,在編制體制上,台軍將向“規模更小、效率更高、戰力更強”的目標邁進。台軍將在“消化吸收”新裝備的基礎上,進一步調整編制體制和兵力編成。 

  一是通過落實“精簡常備、廣儲後備”的方針,將三軍總兵力縮減至31萬人,但同時維持300萬以上的後備力量;二是繼續調整聯合作戰指揮體制,完善以“參謀本部”為龍頭的三軍聯合作戰指揮機制,以利更好地發揮聯合作戰的效能;三是繼續優化新一代兵力作戰編成與部署,特別是強化外島前沿先制反制及東部戰略後方防空、制海能力。 

  其次,在裝備發展上,反導、地地導彈和潛艇等高新技術武器將被放在優先發展的地位。台軍十分重視海、空軍和導彈部隊建設,從其軍購武器來看,也是主要圍繞這些部隊建設和未來作戰需求展開。 

  通過軍購,台軍著力強化四種能力建設:即導彈預警和攔截能力、中遠端打擊能力、制空制海和反封鎖能力以及“國防自主”能力。強調建成以導彈為主、彈機炮三位一體的對空防禦作戰體系,以及以水面艦艇為主、陸空密切協同的三軍聯合對海防禦作戰體系。主戰兵器由“外購為主”轉變為“自行研製與外購相結合”,並逐步過渡為“自製為主”,增強武器自製能力和戰爭潛力。 

  第三,在建軍重點上,台軍把建立“攻守兼備”的資訊作戰力量列為首位。台軍明確提出“未來建構國防武力首要的重點在於資訊戰”。 

  台灣軍方認為,未來台軍建設發展的順序應將資訊戰放在首位。台軍武器裝備需求規劃,應按“資訊戰、電子戰、制空、制海、反登陸”的作戰需求制定。當前,台軍已經把發展航太科技,特別是衛星技術應用與未來資訊戰列為建軍的基本目標。 

  儘管目前台灣每100萬人口所負擔的軍事支出已達3.4億美元,為全亞洲之冠,但台灣當局挾“洋武器”以分裂祖國的企圖顯然難以得逞。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