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絆住了中國車企海外上市的步伐?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6-22 07:20:43  


  中評社香港6月22日電/在如今的中國車界,海外上市稱得上是中國主要國有汽車企業共同的心病,無論國內三大、三小汽車集團亦無能逃避其外。中國經濟時報發表文章評論說,中國汽車企業步調高度一致地尋求海外上市,幷非僅僅是企業經營層面的問題,也不是通常意義上的合資後遺症這樣簡單。

  雷聲大 雨點小 

  近幾年來,中國汽車市場競爭的加劇逼迫各大汽車集團紛紛投入急速擴産競賽中,爲了盡快募集資金,中國車企眼睛朝外,掀起了一波波海外上市潮,無奈中國車企的海外上市却一再出師不利、屢屢受挫。

  早在2004年底,上汽就發起成立了上汽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幷被業界認爲將是首家實現境外整體上市的國有汽車企業,但幾經擱置,至今還沒有上市的具體時間表。廣汽集團董事長張房有日前表示:“現在不是廣汽集團上市的最佳時機,廣汽將無限期地擱置上市計劃。”截至目前,長安完成了股改和資産重組,爲集團整體上市做好了準備;北汽也已明確表示,正考慮將旗下優質業務整合爲一間股份制公司,然後赴港上市;一汽集團總經理竺延風則公開稱,一汽集團在5年內要實現上市,但“雷聲大、雨點小”。

  祗有東風汽車是個例外,據說東風汽車在集團內部下達過“死命令”——上市必須在2005年內完成。最終不惜以融資額縮水一半爲代價,完成了它歷時3年、曾兩次被緊急叫停的赴港IPO之旅。不料2005年12月7日,東風集團股份正式在香港挂牌上市。東風汽車在全球發售24.8325億H股,其中香港公開發售的2.4836億股部分獲得2倍認購,國際配售部分獲7倍認購。在超額配股權行使前,其融資總額約爲39.7億港元。但與早一步在香港上市的百盛集團獲得47倍的超額認購和建行獲得的600多倍的超額認購相比,東風集團股份顯然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尤其是東風股份從最初希望募集超過10億美元最後縮水到不足5億美元,東風股份的割肉無疑深深刺痛了排隊等候的上汽股份以及長安汽車的整體上市計劃。

  海外上市與合資路綫 

  “如果真的整體上市,可能激發潜在的利益糾紛,導致遲遲不能上市。幾家核心企業之間的微妙關係初現端倪。”一位上汽人士如是表示。

  行業人士也認爲:“上汽股份如果要整體上市,關鍵是如何處理與合資夥伴的資産關係。” 從80年代初的北京吉普、上海大衆,到九十年代末的上海通用、廣州本田,再到2003年的東風有限成立,中國汽車合資浪潮一輪高過一輪。二十幾年的合資路綫,導致中國汽車企業核心優質資産均是跨國公司持有50%甚至更高話語權的合資企業,外方對於中方能否上市和上市的進程都起到很大的决定性作用。

  廣汽雖然沒有透露暫時放弃整體上市的直接原因,但是合資方中的外方的反對無疑是一個重要考量因素之一。可能出于財務保密的原因,廣州本田早在“門脅轟二時代”就激烈反對廣本通過駿威汽車變相上市。同樣,已經上市的東風股份上市之時,費盡心思說服三家合資方的先例就是明證。一位東風集團的內部人士透露,東風整體上市之所以一推再推,主要有兩大障礙,一是香港聯交所此前沒有受理過把合資企業作爲上市資産的案件,東風經過多方交涉,使規則上的障礙得以消除。另一個障礙則在於外方,即合資公司的業績表現和外資的態度。東吳證券一位分析師對上汽股份整體上市的看法是,上汽股份存在複雜的投資情况和股權問題,合作夥伴之間關係錯綜複雜。上市可能很難。

  由此而見,中國車企海外上市與中國汽車産業的合資路綫有著高度關聯性,而在具體操作過程中我們不僅能看到它們的被動與羸弱,更能看到汽車産業政策正有意無意間向外資做著更大的傾斜。 

  上市之路越走越窄?

  中國車企海外上市另一大難點在於,他們上市的主體祗是擁有股權和財務權的主體,而非通用、丰田等真正意義上的汽車製造企業。海外投資者之所以購買中國車企的股票,很大程度上是看重它們的合資夥伴在中國市場的發展潜力。換句話說,與中方合資是外資分享中國汽車市場的門票,而中方正是在拿它在合資企業中的附加價值到海外獲取資金。

  在中國的汽車産業政策中,50:50的合資比例延續了二十多年,以便維持表面上的分庭抗禮、利益均衡。但實質上,現在的中國汽車工業不論是在車型、技術、資金乃至未來的資本運作層面上都在受制於外方,是否堅守50%合資底綫已經沒有更多的實際意義。所以從這一點考慮,有消息稱,國家發改委已經把合資底綫是否可以改變提上議事日程,祗要國家批准國有車企海外整體上市,就意味著管理層已經默許外資突破持股50%的底綫,東風的上市很可能是國家在汽車産業政策上有所松動的信號。更有資格人士提出:“有沒有可能嘗試突破50:50的合資模式,幷以此爲籌碼要求外方在技術等方面進行相應的合作?”對於這一政策的動搖,許多合資企業衆口反對:“底綫不能放,至少要堅持一段時期,否則中國汽車工業將遭受重創。” 

  現在,無論是已經上市的東風股份還是苦候上市的上汽股份,都錯過了國內汽車境外整體上市的最佳時機。伴隨著中國汽車業“黃金時代”的遠去,外方持股比例正在不斷逼近50%的最後底綫已成爲不爭的事實,當最後的底綫被突破之時,或將預示著中國車企海外上市的路越走越窄?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