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國引資政策不變 繼續積極有效地吸收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9-08 09:33:11  


國務院副總理吳儀昨日表示,中國將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繼續積極有效地吸收外資。
  中評社香港9月8日電/內地還需不需要外資?外資企業佔據壟斷地位是否將危及國家經濟安全?近期內地關於引進外資負面效應的討論接連不斷,內地宏調下規範外資政策的接連出台與內地實際吸引外資情況的全線下降更加劇了內地將限制外資的猜測。對此,國務院副總理吳儀昨日在廈門明確表示:“中國將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繼續積極有效地吸收外資。”內地經濟觀察家認為,中央高層的明確表態,是為今年以來在內地有關是否繼續吸引外資的全民大討論最終定調:中國吸引外資進入的基本國策不會發生根本性變化。 

  據文匯報報道,國務院副總理吳儀昨日在廈門會見參加第十屆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的跨國公司代表時表示,中國將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更加積極有效地吸收外資。84家跨國公司和中國美國商會等單位負責人和代表140人應邀出席座談會,西門子、IBM、馬士基、索尼等20家跨國公司代表發了言。 

  這是本周以來中國政府高層就引進外資政策是否調整又一次做出了明確和積極的回應。周一,中國商務部部長薄熙來在北京駁斥了有關中國正在轉向貿易保護主義的批評。而8月初,商務部也特別發表“繼續積極有效利用外資、著力提高外資質量”文章回應內地關於外資利用爭論。 

  吳儀昨日強調,在新的歷史時期,中國將以更加積極的姿態走向世界,在擴大國內需求並充分發揮內需拉動經濟增長積極作用的同時,要更加重視對外開放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緊緊把握世界經濟結構新一輪調整的難得機遇期,將對外開放、吸收外資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專家曾憂外資危害國家安全 

  從今年年初以來,國內不斷有學者和官員提出,當前外資在中國的大規模併購,導致中國經濟命脈被外資企業掌握,市場換技術的策略也已不見成效,這些均危害國家經濟安全。此外,中國已積累了全世界最大的外匯儲備,民間儲蓄額也相當巨大,資金正愁缺少出路。由此,引發了一場全民關於應否繼續引進外資政策的大討論。 

  隨著國家有關部門對於凱雷收購徐工這一外資併購案久拖不批,並從6月開始連續出台多個規範外資併購境內企業和投資房地產的規定,許多海外企業開始擔憂中國將對引進外資政策進行重大調整。一些海外投資者認為,在收購中國國內企業方面遇到的困難以及中國對外商投資服務業方面的一些新的規定使投資受限。 

  服務外包產業成引資重點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專家認為,中央再次重申外資政策,希望給海外投資者形成一個穩定、透明和公平、可預見的政策環境,解除外商的擔憂,防止外商直接投資發生劇烈變化對經濟產生負面影響。這位專家認為,雖然近期出台了一系列有關外資監管的政策,但在沒有相對穩定、可靠的替代政策的情況下,吸引外資進入的基本國策不會有根本性變化。 不過,專家強調,雖然引進外資的政策不會改變,但在行業和地區引導方面將加快調整。對於未來引資方向,吳儀也提出,中國將更加注重優化外資結構,提高吸收外資質量,進一步鼓勵外商投資研發中心、高新技術產業、先進製造業和節能環保產業;鼓勵外商投資現代農業、現代服務業和服務外包產業;鼓勵外商投資傳統產業的改造和技術升級等。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