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擔心日本東亞政策 聽證會預警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9-17 07:55:18  


美國對日本,既要利用,又不放心。
  中評社北京9月17日電/日本與鄰國的關係成了美國關心的一個話題。這種關心現在似乎已經上升到一種擔心的程度,美國國會居然要為日本與鄰國的外交關係召開聽證會。對此,相關專家認為,隨著小泉政權的謝幕,美對日政策以及對東亞政策,也成為美國重新考慮的重要內容。 

  美為日本與鄰國關係搞聽證

  據韓國聯合通訊社報導,“日本歷史聽證會”將於14日上午在美國眾議院國際關係委員會舉行。聽證會題目為“日本與鄰國的關係:回到未來”。聽證會所涉及的內容包括: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參拜靖國神社等由日本歷史問題引起的與韓中等國關係惡化的問題,以及美國在與此相關的亞洲地區上的利害關係等。

  韓媒體報導稱,這個聽證會原定於7月27日舉行,但由於當時訪美的伊拉克總理在參眾兩院做聯合演講而被推遲。當時擬定的聽證會題目是“日本與鄰國間的緊張關係:回到未來”,這次“緊張”二字卻被減去了。

  在美眾議院國際關係委員會的網站上,《環球時報》記者看到,作為證人出席聽證會的有被稱為“日本通”的前任白宮亞洲事務高級主管邁克爾•格林、亞洲政策局局長敏迪•考特勒、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國際安保計畫局長科特•坎貝爾以及華盛頓智庫、美國史汀生研究中心學者辰巳由紀。據悉,這是美國國會首次因擔心日本與鄰國間的緊張關係而舉行的聽證會。

  韓日對聽證會反應不一

  對這樣一個聽證會,韓國媒體首先作出了預告式報導。事實上,對之前眾議院國際關係委員會的另一場聽證會,韓媒體也特別關注。該委員會13日首次審議並一致表決通過了日本二戰時期動員隨軍慰安婦的決議案。14日的《韓民族日報》認為,決議案的通過是“歷史上第一次”,“由於日本的遊說,每次都對決議案持消極態度的美國國會第一次表現出了對東北亞歷史問題的關注,從這一點看,其意義深遠。”韓國外交通商部人士甚至認為,這是“8月15日小泉強行參拜靖國神社影響的結果”。

  不過,日本國內對此似乎並不是很關心。《環球時報》記者14日詢問日本朝日新聞社的一位編輯時,他表示自己並沒聽說這個消息。此時日本媒體大幅報導的是:“中日在本月下旬舉行副部長級對話,日本在為新首相訪華做準備,安倍可能在上任後第一個出訪中國,中日說不定能在下個月舉行首腦會談。”《環球時報》記者在東京採訪了日本外務省國際報導官四方敬之。他在談及日中關係時表示,首相小泉即將卸任,日本民眾希望新首相上臺能帶來新的變化和轉機。小泉當政幾年自認為和中國的關係搞得不錯,其最明顯的證明就是日中之間的經濟投資在逐年增長。但實際上日本國內很希望能提升日中關係,而且也認為,即便是經濟關係,日中關係也要重於日美關係。

  美國為何此時聽證

  對為何此時舉行聽證會,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主任沈丁立教授說,最近幾年,美對日政策基本由布希總統來主導。由於日本在反恐、牽制中國等方面對美鼎力支持,從某種意義上說,小泉執政期是美日關係最密切的時期。在外交上,美基本上一致對外,不便批評它的這個亞洲盟國和鄰國鬧僵的行為。現在,日本政府即將換屆,美意識到,小泉在外交上留下了一些負資產,國會有必要對這些負資產對美國的影響做出評估。應當說,出於在東亞的戰略利益和戰略格局考慮,美願意看見東亞國家間的適度緊張,但美憂慮的是,它在東亞的重要盟國若在東亞完全不受信任,對美的利益肯定會造成傷害。日本因歷史問題和首相參拜靖國神社問題,和這個地區的重要國家中韓鬧得太僵,將給美利益帶來潛在風險:一旦惡化,美國怎麼辦?這應該是美國國會搞這個聽證會的重要因素。

  中國人民大學東亞研究中心主任黃大慧教授說,美東亞政策的基調是平衡、穩定,東亞很多棘手問題,比如朝鮮半島問題,美還指望和中日韓聯手合作,要是日本和中韓領導人因日本的錯誤歷史認識連溝通都不能實現,將破壞美在東亞地區的通盤戰略安排。隨著小泉時代即將結束,美想讓日本下一任政府領導明白,美希望日本修復和中韓的關係。黃大慧特別提到,不久前,美一個民調顯示,大部分美國民眾對日本首相參拜靖國神社都很關注,對日本的歷史觀持批評態度。顯然,這是美決策機構沒想到的,而媒體也開始發出不滿日本顛覆二戰黑白的聲音,這種民意應該也是促使國會召開這個聽證會的一個動因。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日本研究所的學者劉軍紅則把這個聽證會放在更大的國際格局中看待。他指出,美國針對的並不只是日本和中韓關係的惡化,而是針對日本在整個東亞、南太,甚至印度洋區域內的北冷南熱的外交策略。事實上,讓美對日本的行為感到有些坐不住的,是日本的“南進政策”。美已看到實質變化的苗頭,聽證會就是美對日本的一個政治預警。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