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民眾喊倒扁、企業說再見,台灣苦了!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9-17 09:35:12  


  中評社香港9月17日電/中國時報今天發社論說,知名的台灣本土企業旺旺集團日前宣布其減資計畫,將其原先登記四億五千七百萬的資本,降低為一千萬元,引起業界極大震撼。這則新聞在陳水扁家庭弊案纏身、反貪腐示威風起雲湧之際,並沒有受到太多的重視。但是“貪腐”與“無能”其實是造成廣大台灣民眾對扁政權不滿的兩個獨立因素。“貪腐”是主政者個人私道德的敗壞,而“無能”則是當局公政策的錯誤;兩相激盪,才形成今日之政治困局。當民眾在凱道靜坐反貪腐之際,旺旺公司也以行動向政府的無能嗆聲,其實更值得我們警惕。 

  社論指出,所謂減資,顧名思義,就是公司要把它的資本額減少。所有股票公開發行的公司若要“合法”減資,都涉及小股東權益的潛在改變,也都要依法申請主管機關核准。但是企業除了合法減資之外,其實還有千百種“非法”減資的手段。舉例而言,甲公司的經營階層若欲在台減資並將投資移往中國大陸,可以墊高海外進貨成本、壓低銷貨海外收入、由海外關係人向甲公司借款並倒帳、由甲公司投資海外並虧損、將甲公司的銷貨訂單移往海外、將甲公司的智財權低價或無價授與海外競爭者。以上種種作為,都會造成甲公司帳面的鉅額虧損;損益表呈現大量赤字,資產負債表自然就會記入公司資本的減項,也就實質完成了減資。簡言之,所有“掏空”公司的作為,都是不折不扣的減資動作。任何股本集中的中型企業、或是公司治理不透明的大型企業,都能輕而易舉地完成其掏空作業,實質降低其企業的在台資產,而由其海外或中國大陸的對口單位承接,根本不需要做任何名義上的“減資”動作,就完成了減資的效果。 

  談到這裡,明眼人就能看出當前戒急用忍或積極管理政策之荒謬。戒急用忍是“政策”,但是民間面對不合理的政策卻永遠都能想出“對策”。經濟部規定投資中國大陸的淨值上限,精明的業主卻能繞道海外第三地,以白手套輕鬆過水躍進。主管機關對違規投資對岸者訂下種種罰則以為嚇阻,業者則根本不在台灣設戶籍,讓經濟部連裁罰單都寄不出去。當局說要對偷跑的台商處罰,台商則乾脆放棄中華民國國籍,擺明了再也不回頭,看你還能處罰到誰!在這樣的政策與對策交手中,精明的商人永遠比政府官員聰明;久而久之,真正會被政府綁住手腳的,其實都像是傻瓜。於是,對個人而言,守法的人平白讓非法的人搶走商機,而政府卻完全沒有因應的處置。對企業而言,大批廠商用千百種方法照樣繞道西進,許多企業財務報表的帳面數字日漸失真,而掌握權力的大股東卻獨享利益。在廠商繞道西進的過程中,唯一受懲罰的只是被蒙在鼓裡的小股東。 

  社論說,不少人迄今都還死抱著他們的戒急用忍政策,並聲言可以與任何人辯論。坦白說,像這種把台灣企業家往對岸推的愚蠢政策,所有的事實證據都已經顯示其錯誤,靠基本教義派教主耍嘴皮子的辯論,又豈能解決問題!一群不了解知識經濟貿易型態、不知道企業實際操作、死抱著意識形態的鎖國論者,不但把島內廠商逼走,也讓美國商會抓狂。他們的政策把台灣經濟帶到今天的困境,還爭辯什麼呢? 

  旺旺公司發跡於宜蘭,老闆蔡衍明本土色彩鮮明,個性直來直往,業界都認為他的台灣情感濃厚,絕對不是以意識形態掛帥的“統派”。這次他不但將事業重心移往中國大陸,在四川斥巨資籌設醫院,更做出“台灣減資”的鮮明動作,恐怕是豁出去了。古人說一葉知秋;我們觀察旺旺一家企業的例子,就能清楚知悉台灣當前經濟的處境。旺旺若要以掏空的方式執行其實質減資,該做的早就做完了。因此,今天旺旺名義上的減資動作,其宣示意義遠大於實際效果。一家“愛台灣”的本土企業竟然要用這種方式向政府嗆聲,豈不令人慨歎! 


    相關專題: 兩岸時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