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市長之戰 變成“藍綠內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10-20 10:06:08  


  中評社香港10月20日電/《聯合報》今天發表題為“北高選舉開鑼:由‘藍綠大戰’變成‘藍綠內戰’”的社論,指出台大醫院經“無記名投票”,以五十七票反對、一票贊成、一票棄權的壓倒性公意,否決了趙建銘申請復職之議。同樣,五十天後,十二月九日的台北、高雄市長選舉也將是一場“無記名投票”;開票結果如何,社論表示亦令人深切期待。 

  社論分析,可以從各種不同的角度切入,來觀察這次北高二市的選舉,從李登輝及宋楚瑜的角色談起。 

  昨天,宋楚瑜登記參選台北市長,否認還有“泛藍”存在,宣稱“超黨派”,並強調“即使民調低,仍參選到底”;同日,羅志明亦代表台聯登記參選高雄市長,斥民進黨“吃人夠夠”,矢言“參選到底”。 

  社論指出,宋楚瑜宣布參選後,民調雖暫未攀高,但仍有一成左右的支持率,再加上李敖亦有百分之五上下的支持率;泛藍已呈分裂之局。至於台聯的北高市長候選人,在民調支持率偏低之下仍執意參選,雖對泛綠北高市長選情的影響不大,卻更形凸顯了泛綠分裂的象徵意義;李登輝欲藉此與陳水扁及民進黨作出區隔。 

  其實,此次北高選舉在“反貪倒扁”、“新憲運動”及“反高捷案/挺高捷案”三大議題下,原來應可出現一場涉及核心政治價值辯論的“藍綠”之戰;但是,由於宋楚瑜參選,及台聯自推北高市長候選人,已使這場原具“藍綠大戰”典型樣態的選戰,可能又將演成以泛藍的內鬥及泛綠的內訌為主軸。選戰開打後,泛藍、泛綠自相開罵的分貝與兇殘度,極可能會超過藍綠之間的相互攻訐。 

  社論稱,可以回過頭來談一談什麼是“藍綠”之爭?就大歷史的觀點來看,藍綠其實是兩套已然成型的社會價值體系;是兩套不同的世界觀、兩岸觀、民主觀及族群觀等等。一般人皆習於鄙夷“藍綠”的辯論,但在現實社會中,台灣卻非經徹底辨明藍綠的是非異同,即絕無可能找到共同的政經生路。台灣的問題絕不在“藍綠”之爭,而是在未能就“藍綠”之爭進行徹底省思,更未能經由徹底的省思,建立藍綠互補共生的方案。 

  若將“藍綠”僅僅視為兩大政治派系,這是現實觀點;唯有將“藍綠”視為兩套價值體系,始是大歷史的觀點。如前所述,此次北高選舉的大背景是“反貪倒扁”、“新憲運動”,及“反高捷案/挺高捷案”等等關涉核心政治價值的“藍綠”議題;因而,這次選舉原本應是對這些藍綠的“大議題”進行省思辯論的最佳平台;但是,如今這一場原本可處理藍綠“大議題”的選戰,卻可能演成以泛藍內鬥及泛綠內訌的“小議題”為主戲。 

  社論再談及李登輝及宋楚瑜。這場選戰是李登輝與宋楚瑜的“最後一戰”,唯二人的贏面似乎皆不大。宋楚瑜或許尚可演出一場“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封刀之作”;但對李登輝來說,卻可能是一場大勢已去的“黃昏之戰”。 

  先談李登輝。李登輝在國民黨內呼風喚雨十二年,結果卻被國民黨逐出門牆;如今,李登輝當了近六年的“台獨精神領袖”,竟又在這場“台獨”霸主爭奪戰中敗於陳水扁之手。六年來,李登輝自視為“台獨”教主;在陳水扁爆發貪腐醜聞後,李登輝更以“真本土”自命。但是,高俊明仍為陳水扁加持,陳水扁又將“第二共和憲法”當成送給辜寬敏的生日禮物;顯然,獨派仍選擇了陳水扁做為旗手,李登輝至此始發現,自己原來只是“台獨”人士玩弄虛捧的“人頭”而已。請問:李登輝能嚥下這口氣嗎?
 
  社論認為,李登輝欲趁陳水扁陷於貪腐醜聞之時,挑戰其台獨旗手的地位;這次北高選舉,不啻即是李扁的決戰。但是,一方面,“深綠”的那一塊,因權力及利益關係,已被陳水扁挾持;“淺綠”的那一塊,又可能已游離出“綠”的範疇,更不會向李登輝靠攏。李登輝與陳水扁爭奪台獨旗手的戰爭,雖勢將延伸至陳水扁卸任總統之後;但此次北高選舉,將是李登輝能否將綠營的內鬥,從“權力關係”(辜寬敏、高俊明挺誰?)轉變成“價值抉擇”(台灣是否可以容忍貪腐?)的最後時機。李登輝即使贏不了這場選舉,亦應在選戰中把道理說清楚,以便在未來的“延長賽”中,找到翻身扳本的機會。如果李登輝辦不到,則這一場“黃昏之戰”,恐是大勢已去! 

  再談宋楚瑜。李登輝所標榜及爭取的是“正綠”及“真本土”的地位;但宋楚瑜非僅否認還有“泛藍”存在,甚至已向親民黨“請假”。這是因為,宋楚瑜自認不能代表“正藍”;且一方面認為“親民黨”的格局太小,另一方面又怕發生“母雞踩死小雞”的效應,於是亦“暫時不任親民黨主席”。
 
  社論分析,其實,宋楚瑜並不能否定泛藍的價值體系,卻又自己放棄了“正藍”的地位,這使得他在“戰略上”處於自相矛盾的境地;宋楚瑜如今所能強調的,是他在“戰術上”較馬英九或郝龍斌更有魄力或更激進。但是,泛藍民眾或許未必願意見到馬英九或郝龍斌亦成為每天披著紅衫到倒扁現場值班的“夜間部主任”;且就言詞上表現的魄力與激進來說,宋楚瑜亦未必比另一候選人李敖的口味更重,而李敖已宣稱當選市長後將聘宋楚瑜為副市長。 

  宋楚瑜似欲將“倒扁未成”的挫折,歸咎於馬英九及郝龍斌的軟弱,並轉化成支持其競選市長的理由。這樣的邏輯,也許未必禁得起反覆辯證。畢竟,“反貪倒扁”、“反高捷案”,及“反新憲運動”這些高層次的戰略議題,仔細思來即知,與“倒馬、倒郝”不是一回事,而與“擁宋”更不是一回事。話雖如此,宋楚瑜目前已獲一成上下的支持率,不可輕估;他即使不能勝選,卻不無“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能耐。 

  社論最後指出,一場“藍綠大戰”,勢將演成“藍綠內戰”。如前所述,泛藍、泛綠自相開罵的分貝與兇殘度,極可能會超過藍綠之間的相互攻訐。倘若這次北高選舉,不能對“反貪倒扁”、“新憲運動”及“挺高捷案/反高捷案”這些“大議題”進行民主公決,建立大是大非,卻又陷於泛藍內鬥及泛綠內訌之中,不啻將是台灣民主憲政不可彌補的一場悲劇。 

  五十天後,十二月九日的那一場“無記名投票”,將給台灣的民主憲政揭曉什麼樣的答案,頗有極不確定的想像空間。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