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金控風暴 權力仙丹變成企業的毒藥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10-21 09:10:03  


  中評社香港10月21日電/台灣聯合報今日刊登社論說,一周來,吳、辜、蔡三大金融家族都因金控併購案惹出風波,受到外界議論。其中,辜家旗下兩大金控更同時遭到調查或搜索,形象嚴重受損。 

  先前,仗恃著政治高層對二次金改的護航,這些財團分食台灣金融版圖,多麼肆無忌憚;如今,卻因巧取豪奪引起社會反感和批評,甚至可能面對法律責任。兩相對照,真是“成也政治,敗也政治”。企業服下政治權力的仙丹而快速壯大,最後卻變成了戕害自體的毒藥。 

  社論說,三大家族佔盡台灣金融風騷,完全是陳水扁一手促成。二○○一年金控法出爐後,財團家族進出府邸的腳步即未曾稍歇;俟陳水扁親口宣布二次金改政策,他不僅親自參與金控邀宴,吳淑珍在官邸會見排隊求見的企業人士,趙建銘更頻繁出入夜宴場合穿梭說項。美其名為“金改”,其實已形同坐地分贓。 

  幾年之間,不僅台灣金融版圖丕變,金融機構的經營心態也隨之大變;財團汲汲於併購坐大及財務操作,無心經營消費金融及企業貸款,服務精神一落千丈。“世界經濟論壇”日前公布全球競爭力報告,台灣經濟競爭力退到十三名,銀行健全度更一瀉千里跌至第一百名。這項劣績,直接拆穿了陳水扁二次金改的謊言,說明台灣金融體質在他手中愈改愈糟;金融機構只剩吞併的野心,不見經營的壯志。 

  以去年中信金插旗兆豐金,到後來開發金併購金鼎證券的作風,在外界看來,皆是公然挑戰公權力的行為。財團行事如此誇張,想必是自恃黨政關係良好,甚至私下獲有府邸默許及撐腰所致。也因此,當時金融主管機關都表現得唯唯諾諾,一味觀望風向,不敢斷然處理。 

  社論指出,事實上,最近台新金為了彰銀換股案,甘犯公股集體退席之眾怒,強行在臨董會通過遴選財務顧問公司的決議,亦如出一轍。雖然所涉不過是程序問題,但財團將彰銀視如“囊中物”予取予求的心態,其心中豈有“公義”二字?試想,若不是因為吃了政治大力丸,在正常的市場條件下,台新金何德何能“以小吃大”,併購歷史及規模均遠甚於它的彰銀? 

  進一步說,企業為爭地盤而逞強鬥狠,尚可理解;但為了徵逐利益而運用奇巧的手段規避法令,即令人難以同情。以中信金出售結構債給紅火公司為例,交易過程充滿疑竇。一個金控公司若不能憑專業能力取勝,卻利用祕密交易手法來圖利私人,甚至矇騙社會大眾,人們如何相信它的壯大能提升競爭力? 

  這些事業蒸蒸日上的金融新貴,一夕之間,突然從府邸的“座上賓”跌落成為檢調的“俎上肉”,聞之讓人感慨。他們一向倚恃的政治靠山,目前卻自身難保,但如果平日懂得謹慎自持,不恃貴而驕,也不至於身陷這樣的險境吧! 

  與其說權力是仙丹,不如說它是一種強力迷幻藥。服用之後,你自覺飄飄欲仙,力大無窮;一旦藥效退去,始發現自己左支右絀,四肢無力,而百口莫辯。 

  社論再指出,當初遠東集團董事長徐旭東通過官邸的“終南捷徑”,取得SOGO經營權,多麼欣喜若狂;豈料事隔數年,竟遭起訴求刑,他怎能不扼腕?再看鄭深池,當初以金融門外漢出長交銀,又靠著阿扁的關愛一路登天,成為金融巨星;但在中信金的大難中,據說他已有辭職的準備。這不也是仙丹變毒藥的例證嗎? 

  李登輝時代終結時,一批藍軍金主垮台,有些甚至淪為流亡海外的通緝犯。如今,陳水扁尚未下台,他一手扶植的企業勢力竟有些已顯不支。本周的政商關係這一課,值得企業謹記的是:靠權力豢養的企業,最後常沒於虎口。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