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鄧小平的市場經濟思想從何而來?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2-12 11:53:31  


  晚年的鄧小平為什麼能果敢地選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道路?支撐這一世紀性事件的理論基石是鄧小平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思想,但是,偉大思想70多年之久的形成過程,卻鮮為人知

  ●5年勤工儉學提供思考素材

  1920年10月,年僅16歲的廣安少年鄧小平和80多名中國學生一起乘船赴法勤工儉學。這是重慶愛國人士創辦的“華法教育會”所推動的一次留法熱潮。

  當興沖沖的留學生抵達法國的時候,正好看到了一輪資本主義經濟的“寒潮”。因為戰時管制經濟的衰退,工廠大量停工,幾十萬退伍軍人失業。在法國南部施奈德鋼鐵廠一個月的做工使鄧小平一下子體會到了“資本家的壓榨,工頭的辱駡,生活的痛苦”。當時正值法國經濟危機更加嚴重之時,財政緊張促使法國政府大量增加貨幣發行,導致物價飛漲,一年內麵包價格就漲了近6倍。留法的學生們都忍饑挨餓。

  當1922年初法國經濟復蘇時,鄧小平到了蒙達尼城夏萊特鎮上生產橡膠的哈金森工廠當臨時工,他後來回憶說,“做工所得,糊口都困難,哪還能讀書進學堂呢?”

  學者們注意到,從鄧小平1920年10月19日到達法國到1926年1月7日離開法國,這五年零四個月,正好是法國經濟從危機、蕭條、復蘇到高漲的一整個週期。在這個現代工業比較發達、市場經濟運作已十分成熟的國家的底層生活,很顯然使青年時期的鄧小平對市場經濟運作有了切身的感受。

  從鄧小平後來在國企改革上的思路和跟薄一波所說的“是真正在工廠當過工人”的話,可以看出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專業化分工和協作給他的影響。從後期他鼓勵包乾落實責任制的舉措也能看出他接受了法國成熟市場經濟的就業失業制度所帶來的激勵效應,甚至後來價格改革舉措也能從當時法國的市場自由定價機制中找出端倪。

  應該說,法國5年的勤工儉學經歷,為他日後決策乃至晚年放棄計劃經濟走市場經濟道路,提供了相當的思考素材。

  離開法國之後,鄧小平來到莫斯科中山大學讀書。他瞭解到蘇聯戰時“共產主義政策”的失敗,迅即轉向承認和利用商品貨幣關係以及市場價值的“新經濟政策”:用糧食稅代替餘糧徵集制,國營企業實行經濟核算並參與市場活動,准許小生產者有貿易自由,重建國家銀行和專業銀行。

  59年後,鄧小平說到了這段生活留下的印象,“社會主義究竟是個什麼樣子,蘇聯搞了很多年,也並沒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寧的思路比較好,搞了個新經濟政策,但是後來蘇聯的模式僵化了。”

  1926年底,回國後的鄧小平便投入到革命、起義、武裝鬥爭和根據地建設中,在1940年之後,他在留法、留蘇時形成的市場思想,在太行區根據地建設中首次運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