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報評論:美軍1小時全球快速打擊警示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2-27 21:06:19  


  據美國媒體披露,依據五角大樓“快速全球打擊”的構想,美軍正力圖實現“1小時之內打擊全球任何目標”的意圖。美軍已經擬定新的軍事戰略,計劃將攜帶核彈頭的洲際彈道導彈改裝成裝備普通彈頭的導彈,以便能形成全新的全球快速反應作戰能力。
  
  洲際彈道導彈是上個世紀50年代末就實戰部署的老武器裝備了,冷戰時期主要是配備核彈頭用於戰略威懾,但一直沒有實戰運用的機會。

  冷戰結束後,全球恐怖主義襲擊的危險上升為頭號威脅。美軍急需一種能在極短時間內對全球任何地方的目標實施快速襲擊的武器系統。洲際導彈每小時數萬公里的高超音速的極速飛行能力,正中美軍下懷。

  作為超遠端作戰武器,常規型洲際導彈將成為美軍反應最快的全球化作戰平臺,能在接到作戰命令後的1小時之內,對全球任何地點的轉瞬即逝的目標實施極速打擊。

  相比之下,美軍的戰略轟炸機和巡航導彈之類的遠戰兵器只有大約1倍音速左右的飛行速度,它們的奔襲必將是無效的“馬後炮”。用什麼樣的眼光看待現有裝備,究竟想打什麼樣的仗?老武器傳統的那幾招肯定是不行了,上個世紀的大戰陣法也過時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美軍的做法應當引起人們高度的警覺和深思。
  
  “9•11事件”後,美軍將反恐作戰的要求及標準明確界定為“要在全球範圍內進行,還必須在1小時內準確、有效地打擊目標”。否則,戰場情況就會改變,作戰行動就歸於失敗。

  在研發新型武器時間來不及、經費極度拮据的窘境下,美軍不惜將昂貴的洲際導彈換裝常規彈頭,不管代價有多大,確定的標準不能降低,不然就是自欺欺人。

  新軍事變革對武器裝備帶來了嚴酷挑戰。究竟有多苛刻?為此要付出多昂貴的代價?需要人深思。
  
  美軍這次下決心把24枚“三叉戟”潛射核導彈首批改裝成常規洲際導彈,所付出的代價和冒的風險不可謂不大。然而,此舉確實也給當今的新軍事變革帶來了不小的震撼。

  一般遠在萬里之遙的敵軍事力量,不會對己方縱深構成迫在眉睫的現實威脅。但是常規洲際導彈真刀實槍地投入實戰,一下子就扭轉了傳統的戰場時空觀。遠在天邊卻又近在眼前,跨洲際、超高速1小時內的迅捷打擊,使得企圖借助地理上的遠距離來躲避對方追殺的安全理念蒼白無力,認為有足夠的時間來安全轉移的想法也已蕩然無存。

  勝人者力,勝己者強。安全領域正在發生的急劇變化,迫使人們尋求應對安全領域全新挑戰的新舉措。(來源:解放軍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