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誰製造了中國公路收費亂象?
http://www.CRNTT.com   2011-06-16 13:50:46


“雁過拔毛”式的高速路收費被指是推高物價的禍首之一。
  “貸款修路、收費還貸”,本來被公眾所理解,然而現實的情況往往是收費站一旦建立就收費不止,公路收費成了“無底洞”,那麼是誰製造了這個亂象?

  廣東省社會科學院產業經濟研究所所長黎友煥認為,公路高收費與市場化運作的公路投資管理體制有關。

  公路是最基本的基礎設施,應是政府為公眾提供的公共產品,然而在我國,公路建設的投融資主要由中央財政、地方、銀行、外資等多方面構成。在融資方式上,主要採取經營權轉讓等。這一格局易使高速公路實質上變為一種贏利商品,使收費公路“公共產品”的屬性大大削弱,社會效益得不到保證。

  與此同時,公路建設和運行的信息不公開透明催生了公路畸形收費現象。

  “公路收費到底有多大比例用於還貸?貸款何時還清?公路養護成本幾何?由於沒有建立信息公布機制,公眾對此一無所知。信息不公開,就談不上監督;沒有監督,公路收費就成了一個摸不透的‘黑洞’。”廣東大同律師事務所朱永平律師認為,“為了最大限度地獲得利益,一些地方還在收費還貸年限上能拖則拖、能長則長,在還貸數額上能少就少。”(時間:6月15日 來源:瀟湘晨報)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