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普京路線”對中國利大於弊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9-26 18:11:42  


梅德韋傑夫和普京
  普京宣布2012年競選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將出任統一俄羅斯黨主席,普梅的默契安排結束了外界關於俄羅斯政治未來的種種猜測,未來十幾年的俄羅斯政治至少在預期中變得越來越清晰,普京路線的挑戰力量暫不成氣候。

  西方輿論中批評普梅“耍了”世界,以及批評普京“獨裁”的聲音相當多,但俄羅斯輿論認同普梅領導國家的聲音更多。俄新的國家道路在逐漸形成,它對西方民主政治的標準模板有模仿,但同時也顯然在拉開距離。俄羅斯“西方化”的可能性似乎被普京排除。

  但真正排除這種可能性的不是普京,而是俄羅斯獨特的現實。俄羅斯橫跨歐亞,地廣人稀,資源的豐富和齊全足以支撐世界級大國的地位。但俄羅斯歷史上從未有過真正的現代化。遼闊疆域上的複雜民族構成對國家統一持久的潛在威脅。作為反向平衡,俄羅斯政治中的集權主義傳統根深蒂固。

  蘇聯解體後的前十年,俄羅斯對西方民主政治做了相當認真的嘗試,但那一段留給俄民眾的總體印象是混亂和負面的。“克格勃培養的普京”重樹國家威權,同時建立了個人“沙皇般的”影響力,帶回了秩序,並把俄羅斯帶向一定程度的繁榮。這一切塑造了俄羅斯人對國家政治的認識,俄羅斯未來一段時間內的國家道路不會偏離這樣的認識太遠。

  俄羅斯在地理和心理上都與西方有一定的接近,但歷史留給它的非西方烙印太多,包括蘇聯那一段“又痛苦又輝煌”的複雜記憶。俄羅斯軍工化、資源化的工業體系從最初的設計就自成一體,而且由於這個國家太大,沒有一種文明能夠吞掉並消化它,它注定是個與其他大國很不一樣的獨立存在。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