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藥監局“螺旋藻風波”解釋難以自圓其說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4-12 16:54:45  


  針對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保健食品螺旋藻片鉛超標風波,昨日,處於輿論漩渦的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下稱“國家藥監局”)再度發文回應:兩次檢查採用的都是2.0ppm的標準,而之所以出現結果前後不一致,是因為“監測和監督檢查屬於兩項不同的監管工作”,監測結果不等於監督檢查結果。

  此文一出,外界嘩然,認為其難自圓其說。

前後文件口徑不一

  國家藥監局10日官網掛出《關於螺旋藻保健食品有關問題的回應》文件(下稱“文件”),對於“螺旋藻風波”中前後不一致的結論做出解釋:“2月23日,對以螺旋藻為原料的保健食品進行重金屬專項監測,確定了13個可疑產品,並於2月29日下發工作通知。”

  本該極具權威性和公信力的政府文件,僅隔40天,就將此前29日發的25號文件中的“監測不合格產品”改為“可疑產品”。

  國家藥監局辦公室人士表示:“監測是一種工作手段,監測的信息來源可以是群眾舉報、媒體反映等。這次螺旋藻事件就是媒體反映後引起我們的重視。但監測並不意味著確定超標。”

  上述“文件”也指出,我國《食品安全法》明確規定,建立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制度。“監測是通過產品抽樣檢測、群眾舉報、媒體反映等多種途徑,了解和掌握市場產品質量安全情況,發現可能存在的苗頭性問題,進而為監督檢查提供重要導向。”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