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螺旋藻“變臉”檢驗著監管成色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4-12 17:19:56  


市場上銷售的綠A螺旋藻
  是什麼導致了檢測結果的朝令夕改?兩次檢測,遵循的是不同的標準。“一般標準”的鉛標限值是0.5mg/kg,另一個是“特別標準”,即“固體飲料和膠囊產品標準”限值為2.0mg/kg。而螺旋藻片劑的鉛標限值究竟執行什麼標準,據說沒有明確規定並處於“學術爭論的範圍”。

  耐人尋味的是,何以先前在監管檢測中要執行0.5mg/kg鉛標限值?事實上,專門負責保健食品審批的國家食藥監局保健食品審評中心相關人士和審評組專家也承認,片劑既非固體飲料,亦非膠囊,應以“0.5”作為標準。“結果隨著標準變”的事實表明,監管部門很難逃脫“被公關”的嫌疑。

  監管部門是在“標準事件”中找平衡:一方面,監管的責任與壓力,使其必須對所抽取的樣本負責,正是因為執行了較為嚴格的鉛標限值,才出現了超標問題的發生。但另一方面,監管部門又必須考量一個行業的發展情況。這正如乳業標準的改變一樣,顧及現實情況也是一種折中之法。

  近年來食品藥品安全事件層出不窮,從根本上講依然是監管的態度使然。變臉的螺旋藻檢驗著監管的成色,這種態度上的反覆,對監管部門的公信力無疑是一次巨大的傷害。對於這一社會極為關注的“檢驗結果之變”,有關部門應主動作為,釐清其間究竟屬於“學術之爭”,還是涉及內幕交易行為,才能最大限度消除負面效應,換回公眾信任。(時間:4月10日 來源:燕趙晚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