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法治不彰”放大了地方政府僥幸心理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4-16 13:27:12  


  這些年,國家統計與真實情況背道而馳的情況屢見不鮮。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稱,在統計數據上弄虛作假是統計領域最大的腐敗,作為國家統計局的局長做出這樣的判斷,可信度還是非常高的。日前,國家統計局網站新設立了一個“曝光台•回音壁”欄目,曝光了已經查實的重慶永川區、山西河津市干預統計數據上報案例。這應該是國家統計局首次對外曝光個別地方和企業數據造假情況。

  這些被曝光的作假事件中,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地方政府是要求企業造假的背後人,而被要求作假的往往是國有企業。從功利的角度考慮,這樣的造假行為符合地方的利益決策。這是因為國有企業每年雖然上交大量的財政收入,但同時國家財政又會對這些企業進行返利,看似上交的利潤最後實際上又會回到的企業的手中。企業的利潤越高,相對應的國家給予企業的補助也就越多,企業獲得的利益也就越多。在這一點上,“兩桶油”(中石油、中石化)雖然利潤豐厚,但國民卻沒有得到一點分紅就是明證,因為這些利潤最後都回到了企業手中。

  而地方政府樂於企業數據造假,與地方的財政收入是分不開的。一方面,國家對企業的支持越多企業利益越多,地方稅收就有了保證;另一方面,一般的國有企業往往是地方經濟的支柱,他們發展越好,利潤越多,表現在地方政府的政績上就有了閃光點。作為統計部門,應該把不出假數、真實可信當做座右銘,去年年底,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說,“要充分認識到在統計上弄虛作假是一個嚴重的政治問題,是一種危害性極大的腐敗行為”。的確,真實才是統計的根本。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