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公益類事業單位改革還需細化方案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4-18 10:41:08  


事業單位改革推行不易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的指導意見正式出台,並授權媒體發布。事實上,事業單位改革一直在持續漸進,但分類明晰、規劃完整、策略系統的改革還是近幾年才開始的。分類改革的整體目標提出以前,事業單位的改革並無明確定位,改革多為地方自行摸索,有進有退,不成體系。而且,涉及到人事、財務、保險等技術層面的改革,往往離不開各部委共同參與、協同分工,而自行摸索階段難以做到這點,因而也往往避重就輕。

  這次事業單位分類改革,重新界定了事業單位的身份,即提供公益服務,而改革的基本定位便由此眉目清晰,即形成“中國特色的公益服務體系”。在這個大前提下,分類改革採取“丟兩頭、保中間”的思路,將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劃歸行政序列,對承擔經營職能的事業單位進行轉企改制,剩下予以保留的事業單位則純粹提供公益服務。

  這類提供公益服務的事業單位,將成為政府和社會之間的橋梁,一方面將政府目標、意志落實為具體行動,另一方則貼近社會公益訴求。也就是說,政府將通過這部分事業單位間接地提供公益服務,與此同時,公益服務將按公益事業的規律辦事,而不再為行政規律所主導。

  但是,“丟兩頭、保中間”之後又該怎麼辦?這剩下的“中間力量”如何繼續改革?指導意見的一大亮點在於,公益性事業單位將採取法人治理結構,法人自主權得到肯定。但是,其中的利益牽扯仍不容忽視。落實公益性事業單位法人自主權,必然要求行政主管部門放權,而放權意味著讓利,改革動力由何而來?公立醫院改革也曾提到了管辦分離,採取法人治理模式,但改革方案出台至今仍無較大動作,原因之一即在於行政主管部門沒有放權的欲望。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