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事業單位改革僅頂層設計難保成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4-18 10:44:11  


漫畫:事業單位改革
  2011年3月23日出台的《關於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的指導意見》至今已施行一年有餘,新華社4月16日受權公布全文。這一關係3000多萬“事業人”命運的宏觀部署再度引發外界關注。“指導意見”共分為九個部分,是首個統領我國事業單位改革進程的“頂層設計”。

  事業單位是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社會組織,作為計劃經濟時代的特有產物,發展到今天,不僅擁有數倍於公務員群體的龐大人頭,更早已背離了“專業技術服務”的原初屬性。數據顯示,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要占全國財政供養人數的近80%,財政負擔異常沉重,改革亟待進行。事實上,從1995年全國事業單位機構和人事制度改革會議算起,事業單位改革已經進行了十五六年,可是進展異常緩慢,機構仍在不斷膨脹,到了最近兩年,事業單位仍是“內定招聘”等腐敗醜聞的重災區。

  有專家將改革進展緩慢歸結於,長期以來改革步驟邏輯關係顛倒,欠缺整體謀劃和系統安排。是的,相比零敲碎打與地方試點,事業單位改革更需強調自上而下的統籌。因此,這份“指導意見”被寄予厚望。然而,從實施一年來的進程看仍未見到實質性的突破。

  根據“指導意見”劃定的時間表,要到2020年,才能建立和完善事業單位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形成中國特色的公益服務體系。而在此之前,核心的任務是要剝離名不副實的事業單位,將承擔行政職能的轉為行政機構,讓從事生產經營的轉為企業,事業單位將來唯一的“事業”只能是公益服務——這顯然是一個相對準確的事業單位定位。像“天價工資”的深圳市住宅租管中心,像年年被質疑年年拿“天價補貼”的廣州8所機關幼兒園,它們搞的根本不是為公共利益服務的“事業”,而是為既得利益服務的“私業”。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