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城市種樹,先讓市民心中有“數”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4-20 12:52:51  


  4月18日下午,青島市召開城區園林綠化工作座談會,就植樹增綠行動進一步聽取市人大代表、市政協委員、專家學者和市民代表意見。會上,相關部門查找了前期植樹大增綠行動出現的局部區段栽植不合理、設計方案公開不及時、前期論證工作不細致、與市民網友溝通不主動等問題,通報了下一步工作的改進措施。這也是當地政府工作與民意監督的一次有效互動。

  日前已有媒體報道,青島市政府投入逾40億元進行造林,力圖建立“國家森林城市”,達到國內城市生態系統的最高指標。多個廣場和海濱大道成了種樹的主戰場,綠化範圍甚至擴展到道路橋下,其中“毀草種樹”、“橋下種樹”、“海邊種樹”、“密集種樹”等現象飽受質疑。

  植樹造林美化環境,這對於城市發展原本是件好事,得到的回饋卻是來自市民的不解,除了一些技術性的問題,市民質疑的其實是當地政府推進這一工作的進程:為什麼不事先多徵求市民的意見?

  對於這次大規模的植樹行動,不少青島市民表示很突然,直至看了媒體的報道,才隱約知道計劃的全部。畢竟自己的城市,“愛之愈深,責之愈切”,那些流傳於網絡的種種議論,表達的正是市民發自內心的對自己城市的關切。

  在爭議中,有不少市民在冷靜地思考,提出了很多建設性的意見。對於眼下大規模的種樹,有人翻閱城市歷史,有人查找氣象資料,市民們的自發行動只有一個目的,就是讓這座共同生活的城市變得更好,而這其實也正是政府種樹的初衷。如果政府在決策之前能夠深入調查,多聽聽民眾的聲音,決策過程盡可能讓市民參與和知情,當不至於像今天這樣面對這麼多的質疑。其實這不是孤立的現象,現在不少城市,無論是建廣場修馬路,還是所謂“第一高”的籌劃,市民往往是有了結果才知道點消息。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