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不靠譜”的暴利支架誰來管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0-17 19:16:53  


  若不是我國著名心血管專家胡大一一語驚醒夢中人,恐怕很多人即便深諳各色醫療器械“水深無比”,但也絕不會料到:一半昂貴支架竟然如此“不靠譜”。只是,即便業內人士捅破了這層窗戶紙,在信息不對稱的醫患關係面前,消費者是否具備說不的權利?

  一個國產心臟支架,出廠價不過3000元,可到了醫院便成了2.7萬元;一個進口心臟支架,到岸價不過6000元,到了醫院便成了3.8萬元。價比“毒”貴的器械面前,沒有人會給患者講述18世紀的歷史彼時沒有支架、沒有搭橋,也沒有硝酸甘油,一位英國醫生把病人組織起來,到空氣新鮮的森林裡伐木,每天鋸樹30分鐘,3個月後,絕大多數患者心絞痛消失了。也許,傳說未必足以采信,但心臟搭橋手術過濫過頻,顯然不是康復的第一或唯一選擇。

  遺憾的是,患者在“保命”的基本訴求下,很難彰顯理性申訴或維權的能力;而院方及主刀醫生基於利益同盟的關係,也未必會對康復的結果做出性價比的考量。更關鍵的是,在要不要搭橋、該不該手術的問題上,基本是醫療單位蓋棺定論,普通患者只有乖乖掏錢的份兒。獨家壟斷、利益寄居,監管闕如,公眾所見所聞,是身邊醫療器械售賣者一個接一個暴發戶般發家致富的“傳奇”。

  權力也好,醫術也罷,任何力量不受規制,自然會成為尋租或自肥的手段,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在失衡的供求關係上,在封閉的交易市場裡,監管者一旦“打瞌睡”或淪為“稻草人”,心臟支架上的貓膩,不過是醫療領域的亂象之一罷了。(時間:10月17日 來源:湖南日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