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迷失在萬畝紅高粱裡的政績衝動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0-20 15:38:47  


  據報道,中國作家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其家鄉山東高密政府準備投資6.7億元打造旅遊帶,種植萬畝紅高粱,莫言老家所在轄區管委會主任範琿表示“賠本也要種”。

  莫言獲獎空前,追捧和消費之熱也前所未有。不得不承認,過度的消費既背離了其本人的願望,也不符合社會的發展規律。於普通民眾來說,無論怎麼追捧和崇拜,只要不傷到他人利益都無關大局。然而,當公權以粉絲的姿態出現,即便是賠本也在所不惜,那麼權力倫理就發生了顛倒。

  莫言紅了,借莫言之名倡導文化,發展經濟本無可厚非,但卻不是狂熱政績崇拜的由頭和理由。一個建立在虛擬中,打著文化旗號的萬畝紅高粱,究竟是對文化的尊崇,還是對文化的褻瀆?“賠本也要種”的底氣,又來自於何方,政府又賠的是誰的本呢?

  莫言是人而不是神,不是所有借助於莫言的名號都能換來理想中的結果。想當然的蜂擁而上,把虛擬當成現實,把假想當成真實,認為莫言熱會永遠高潮下去。以辯論的眼光看,高潮之後必有低谷。這一點,莫言清楚,社會大眾清楚,何以當地政府卻不清楚呢?

  這不過是“文化搭台,經濟唱戲”的翻版。莫言舊居即便要建休閑區,要種萬畝紅高粱,有沒有經過程序的檢驗,有沒有通過民意的審視?“賠本也要種”的底氣不是基於市場前景,而是基於權力的隨意,這種違背程序、規則和民意的做法,恐怕最後的結果不是民生之福。

  類似的事情並不少見,打著惠民的都變成了坑民,高呼發展都成了傷害:那些強拆與強征帶來的都是對民權的侵犯、對民心的傷害、對民生的漠視。如果“萬畝紅高粱”工程,最後換來的只是財政虧本,換來的是任務攤派,甚至是土地的強行流轉、房屋的強拆,這樣的民生之痛最後由誰來買單?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