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商品房限利是個餿主意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0-23 14:41:30  


開發商:高處也不寒
  陝西省近日出台樓市調控新政,要求商品房利潤須控制在10%左右,這是全國首個限利政策。據陝西省住建廳和省物價局相關人員介紹,出台商品房限利政策一是要防止房價反彈,二是引導大家購房理性消費。

  給商品房限利能達到預期目標嗎?實際上結果很可能是南轅北轍。一方面,商品房限利之後,其性質已與商品無關,而事實上成了政策性住房,不同之處僅僅在於主導方不是政府而是開發商。另一方面,對商品房限利只會打壓開發商的市場情緒。如果嚴格執行此項政策,開發商只能通過降低建安成本以擠出新的利潤空間,這將意味著商品房質量的大幅下降。在人力資源等成本處於趨勢性上漲的現實情況下,如果房屋偷工減料依然不能對衝限利損失,那麼開發商只有跑路。這將使風險直接傳導到金融系統。

  給商品房限利,固然節省了防止樓市非理性上漲的調控成本,但其實總成本卻不會因此下降。只不過這一成本是通過百姓購房選擇空間的縮小和銀行呆壞賬數額的增加而轉移了出去。盤算下來,給商品房限利,最後結果很可能是:政府、開發商、貸款方、購房者都不是得利者而是損利者。購房者和銀行可能為此付出安全成本,政府和開發商可能付出市場萎縮成本。即使這種前景只是概率性事件而非必然會成為現實,也足以表明給商品房限利的政策天然存在不小缺陷。

  存在這樣的缺陷,最根本的原因是政策本身不具備市場化因子,而充滿了計劃經濟式的因子。在這種思維下,利潤是可以限制的,市場自發秩序是不可靠的,市場參與者的行為是需要規定的。無須更多論述即可知道,不尊重市場意志而只貫徹政府部門意志,通常只會造成行政手段與市場走向的脫節,造成價格體系的混亂並最終導致市場供需關係的混亂。

  實際上,給商品房限利的政策與樓市調控的內涵也無法真正兼容。樓市調控,目的不是打壓房地產市場,而是抑制市場中的非理性因素,這種非理性通常通過與居民收入完全不成比例的價格反映出來,嚴重的話會形成影響宏觀經濟的泡沫。最嚴厲地擠壓泡沫,也只能採取市場與行政結合的手段,而不能以行政手段代替所有工具。否則,當地的房地產市場就會失去健康發展的根基。(時間:10月23日 來源:京華時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