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公證機構改革不能改成“四不像”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0-24 16:47:48  


  近日,浙江省桐鄉市紀委和桐鄉市司法局聯合召開了一個小型新聞發布會,就網民所反映的桐鄉市公證處工作人員花十多萬公款去陽澄湖吃螃蟹、公證處主任年薪高達80多萬等問題,做出回應並公布事件進展。相關人士表示,桐鄉市紀委已經會同其他職能部門組成聯合調查組,對桐鄉公證處的賬目開展調查。

  桐鄉公證處工作人員收入畸高的問題遭網民曝料之後,引發了公眾的強烈關注。網帖聲稱,桐鄉市審計局審計報告顯示,2010年該公證處沈姓主任年收入為83萬餘元,另兩名正式工作人員年收入超過60萬元,12名合同制員工的年收入也超過了4萬元。當年該公證處僅僅食品和禮品支出就高達56萬元。查閱桐鄉新聞網的數據可知,2010年度該市人均年收入僅為3萬元出頭。與當地人均收入相比,桐鄉公證處的職工年收入高到了不可思議甚至讓人不敢相信的地步。但令人意外的是,媒體記者向桐鄉市審計局求證此事,得到的答覆竟是“網帖內容是真實的”。

  桐鄉市紀委的發布會除了宣布“開展調查”之外,沒有太多實質性內容。比如,公證處的年收入、利潤及成本情況,一概都不清楚。公證處的“三公”開支不規範問題,有關人士總結為司法局對公證處的“微觀管理不到位”。唯一比較重要的信息是,2002年轉制之後,公證處成為自收自支、獨立核算的獨立法人,實行業務收入提成制度。提成比例雖然幾經修改,但由於公證業務越來越多、業務收費總額也水漲船高。從這樣一些介紹來看,桐鄉公證處職工工資雖然高得離譜,卻又是在制度允許的範圍之內。

  很顯然,問題出在自收自支這一制度的設計上。最近一些年來,各地的公證機構紛紛實施改革,比較普遍的是轉為“事業單位”。但與其他事業單位不同的是,公證機構在活躍的市場經濟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社會需求量很大,業務收入也很高。公證處一方面行使著國家證明權,承擔著帶有行政和司法色彩的職能,另一方面卻又成了“公證市場”的主體,獲得了相當可觀的經濟收益。公證處的社會定位也由此變得含糊和曖昧。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